童年第五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童年第五章的问题及答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1:06:28

这本书,看似是小动物蛤蟆在抑郁后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实则是通过故事为大家讲解什么是心理咨询,以及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书中的前言也提到: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除了心理咨询师以外,父母、教师、甚至人人都可以读一下这本书,或许你会获得启发并找到答案。[玫瑰]

童年第五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童年第五章的问题及答案(1)

主人公:蛤蟆

心理咨询师:苍鹭

蛤蟆的朋友们:河鼠、鼹鼠、獾

[玫瑰]下面,继续分享我的读书心得——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第五章的整个内容,我觉得都很好!但又不能整章内容全搬上来,以下分享几个小段落吧,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可能有点多~

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

苍鹭全程专心地听蛤蟆说话,就好像整整一个小时里,他完全聚焦在蛤蟆身上,只专注于蛤蟆的情况,其余一概不关心。

不知怎的,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渐渐地,他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这样做。换句话说,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

——“全身心的关注”

全身心的关注,会使求助者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促使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就像蛤蟆一样,从起初对心理咨询的排斥到慢慢地接受并开始自我探索,从只是为了取悦他的朋友们到自发地想要帮助自己,并希望自己变得好起来。从这里开始,蛤蟆慢慢地有了正向的、积极的变化。

(蛤蟆)他答道,“虽然还是情绪低落,但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思考我们上一次面谈时你提到的‘儿童自我状态’。今天我们会继续谈这个吗?”

 “是的,”苍鹭说,“我很愿意和你一起探讨,不过这意味着我必须换个角色。”

 “换角色是什么意思?” 蛤蟆问。

 “意思是,我的行为方式会有变化。如果我要告诉你什么是儿童状态,就得切换到老师的角色去。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师用讲解模式,而咨询师用倾听模式。如果我能成功教会你理解‘儿童自我状态’,你就能用这些概念来探索自我和你个人的经验了。记住,能实践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

——“咨询师用倾听模式”

这段对话中,就是在告诉大家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 “倾听”。当蛤蟆请教“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苍鹭就对切换角色做了解释,因为咨询师所遵循的是“倾听模式”。

倾听技能,作为参与性技术被使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是咨询师应当做到的“基本功”。但是,倾听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听别人讲话那么简单,而是当求助者开始说话时,咨询师需要做到认真地听、积极地听、用心地听。在倾听的过程中,不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也不随意地做出自己的评价。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鼓励性的回应。

(苍鹭)“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童年的成长体验,影响着我们今后的行为”

这一段,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吧?”,跟蛤蟆的疑惑差不多。在我自己的认知里,童年和成年,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就是说成年后的我所建立起来的三观以及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等,都是长大后才形成的,这跟小时候的我是毫不相*。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当我重新回忆小时候的成长过程时,我的看法有了变化。目前所形成的三观,也包括对婚姻对伴侣,对人际关系,似乎确实被小时候的成长体验所影响着。

・(苍鹭)“比方说,婴儿为了获得食物和关注会尖叫,尽可能多地吮吸乳汁,吃饱后就心满意足地睡觉了。从出生第一天开始,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了。随着这个孩子的身体逐渐强壮,他的情感世界也丰富起来,能量也更加充沛”

・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 “这让人想到孩子是多么容易受伤啊,” 蛤蟆若有所思地说道, “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能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

——“好的父母就像是好的老师”

家庭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孩子5岁之前的时间段内,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这个角色(或父母以外的直接监护人)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如果在孩子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父母却因各种原因导致态度上的冷漠、反感、苛刻等,或许会造成孩子后来的不自信、自卑、甚至讨厌这样的自已。

举个正向的例子,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她从小受到父母的疼爱和关注,在父母的眼里她永远都是最棒的,好像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支持,在父母的夸奖中长大。她带给我的感觉就是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并能在职场上闪闪发光。这应该就是在孩童时期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安全感吧。

“你说得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可是,父母也是人。”

“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这并不是在说要孩子和自己的父母成为对立面,和他们作对。而是通过调整自己去适应他们。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有,那也一定是少数)。也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关注。父母在需要做好工作、做好家务、考虑房和车、计算日常开销的同时,要养育好孩子。这样的状态下,难免会有精力疲惫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苍鹭对蛤蟆可以做到全身心的关注,并且相当有耐心地、用心地去倾听?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是有咨询方案的,有固定的场所和时间,一次大概为6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咨询师需要做到无条件接纳求助者并且不带入任何私人情感。换句话说,[无辜笑]这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所在嘛~

~~~~~~~~~~~~~~~~~~~~~~~~~

换个场景,可不可以将心理咨询技能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能不能做到用心倾听和全身心的关注?哪怕是偶尔那么几次,或是在你意识到孩子有这个需要的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地多关注一下他(她)们的情感需求。

对于父母,孩子又能不能多给予一些理解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