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若是哪一天早晨听闻了大同之道成为现实,就算当天晚上死了,我也甘心。”
【政义】生命诚可贵,理想价更高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本章的经义。
第一,孔子毕生追求并勇于为之献身的道,近而言之、小而言之是仁道,远而言之、大而言之是大同之道。
孔子一生历经磨难,几遭困厄,安土重迁却周游列国十余载;游说列国却只受礼遇而不见用,他所追求的怎么会是世人常说“伦理”、“纲常”等小道呢?只有那为国为民的治国治世之道,能够称之为兴邦安国的“大道”,才是孔子不惜背井离乡、雨卧风餐而苦苦追求的目标。
很简单,要知道什么是孔子所说的“道”,只要读一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孔子会为了听懂别人清谈些玄学道理,为了“学习”大道而死吗?
当今世上关于本章的解读,多数人都被“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等错误思路引入歧途。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年轻时期的孔子可以说是求学若渴,为了考察礼乐之制,不远千里前往成周,向老子、苌弘求教;遇到郯子就不失时机地向他请教少昊时代以鸟名为官制的知识;听到吴国贤公子季札在鲁国的边境给儿子办葬礼,他又马上赶过去观摩;向师襄学习《文王操》,迟迟不肯改学其它内容。等等。可以说,谦虚好学的孔子以热爱知识、修身立德的求知和践行姿态,使自己的德行和学问飞速精进。这一时期的孔子虽然喜欢学习知识,乐观向上,但求知方面的事何曾难倒他?即使是为了求证夏礼、殷礼而没有证据,他也没有产生颓废的心思,他又于何时、何地、何事会为了求知而产生宁死也要“学习”的念头呢?
只有在周游列国的路上,匡地被围、宋人伐树、蒲人逼迫盟誓和陈蔡绝粮几次危难,而此时孔子的困惑也无非是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问题,他求问上天要“丧斯文”吗?如果上天不是要毁坏华夏的斯文传承,那么“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这在《子罕》篇是有记载的。显然,孔子不是在向哪个人求道,而是在坚定自己的志向。
至于晚年时期的孔子,若论春秋之世,还有谁比孔子有着更为坚定、急切的大同理想呢?还有谁比孔子更加熟知儒家的君子仁人之道呢?孔子又会需要谁来给他答疑解惑呢?还会有哪一方面的知识会让他迫切地想听到,让他不惜以死殉道呢?可以说,孔子是春秋之世道德最高、修养最深、最有学识的圣人,以上这些问题根本都不存在。
所以结论是,若是以求知若渴的态度来解读本章经义,显然是片面而不合历史逻辑的。
其实,两千年前的《论语注疏》就已经给我们以正确的注释:“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这里所说的是“世有道”,当然不是指听闻别人宣讲哪一种道理,而是指哪个诸侯国政治清明、仁道济世、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可惜后世大多数经学家忽视或者无视了这一正确解读罢了。
第三,孔子宁可为实现理想的大道而死。
但凡是有着伟大理想而执着追求的人,一生鞠躬尽瘁,不惜付出辛苦甚至生命的代价,却“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样伟大的仁人君子才是可歌可泣的。诸葛亮想实现“讨贼兴复之效”,期待着统一汉室江山;陆游、文天祥弃笔从戎,南北征战,最后却都死不瞑目。他们身为文人,为了理想却勇敢地浴血疆场,直到临死之际都怀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望告乃翁”的期待。
孔子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思想先驱,后世为了天下安宁、四海升平而不懈追求的,其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乃是仁人志士一脉代代传承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