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迹,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为达到目的它会萌生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它会将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加以总结和利用。有时会立刻解决问题,有时则需要几天、几周或更长的时间,但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解决。艺术家在创作中投入真实的情感和潜意识的行动,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任何人都模仿不了的。曾梵志将自己创作的过程称之为“对灵感的潜意识回应”。曾梵志的创作来自他对客观物体的思考,同时他对其他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也有学习与借鉴,这些为如何观赏和诠释已完成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但是这并不代表曾梵志在当代艺术流派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他仍旧能独立地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否定中的自我超越。
“社会反映论”是一个简单易行的阐释方法和体系。它成功地在艺术家、艺术和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一个单向的线索。按照这种体系和线索的要求,好的艺术创作必须和社会现实之间具有某种明确的对应关,而这种关系又必须以艺术家创造的某种个性化‘图像’呈现出来。这种线索逐渐成为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1]在他作品《无题07-18》中,曾梵志运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草书结体,线条的韵律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运用了传统地中国手卷式构图,整个画面有一种运动感。笔法颇具水墨意趣,且表现出中国书画用墨的轻灵秀逸,经久不褪,甫一落笔,即无法抹去或改动,这也能够看出曾梵志深厚的绘画基底。曾梵志的这种创作看似无意识,其实是一种意识主宰的结果,他绘画笔触的痕迹折射出身体的行动过程,这是一种自我体验的绘画过程。
曾梵志的绘画释放出了一种松弛和自由,这种自由与松弛是曾梵志主观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这是有意识的创作,曾梵志的创作过程可以理解为解放自我的过程,他认为画面的形式都是画家内心冲动的结果,存在于画家的主观意识之中,当然画面最终呈现的是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相结合,这也是他的绘画语言最终所强调的。曾梵志的绘画题材来源于他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思考,他在绘画中表现出对神秘的偏爱,摒弃了一切先入为主的艺术观念,认为直觉感受在绘画创作中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