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歌的的过程中,往往背诵了很多,有时兴趣高涨了可以随口吟唱几句,儒雅非凡。若能掌握一些诗歌写作的表现手法,创作几首自己的杰作,其不乐乎?另外,这些诗歌表现手法对将要参加中、高考的学子们也有很大帮助。
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击水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默默无语的对视,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支神来之笔,勾勒出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出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出香炉峰的霞。
那么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1.对比(对照)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江枫渔火对愁眠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如:李贺《将发》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写作方法。
如:陆游《秋思》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秋的凄凉
《文心雕龙·明诗》是专题论诗的。它分别论述了各代的诗,指出了各代诗的特点及其优点、弱点,不乏精辟的见解。讲的是南朝刘宋初期的诗风特点:讲究对偶,讲究辞采,刻画细致,用辞新颖,对东晋的诗风既有继承又有革新。特别是“俪采”二句对讲究骈俪辞采的诗风作了典型的概括,因此常被人们征引。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如: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