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0 12:35:04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就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 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王维《田园乐(其六)》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5)

山山水水

6.借古讽今

就是借历史上的人或事,影射讽刺当今的社会现象。

如: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借南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

7.直抒胸臆

就是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一》。这几句大意是:古人写诗,贵在含蓄,意不外现。使人涵泳品味,才能理解它的深刻含义。诗贵含蓄不尚浅露,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诗歌主张。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6)

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

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展现边疆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7)

边塞

9.托物言志

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如:王安石《孤桐》

明时思解愠,愿斫亓弦琴。

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

10.用典抒情

就是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如:杜甫《江汉》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俪:对偶。采:辞采。百字:五言诗二十句,指全篇。这几句大意是: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