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0 12:35:04

老马识途

11.比喻

就是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9)

荷花

12.拟人

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手法。

如: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13.双关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一“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

14.反复

就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如: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丏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字间隔反复,使词的音调明朗,突出渲染了春趣。

张问陶是乾隆进士,他继承和发展了袁枚的“性灵说”,主张诗歌应抒写性情,反对模拟。这首论诗绝句“胸中成见爆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不仅针砭了当时诗歌创作中寻章摘句、模拟古人、门户之见等诸多弊病,也指出了诗歌创作中普遍应该注意的问题。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10)

15.夸张

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16.互文

就是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11)

木兰诗

17.设问

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如:李清照《如梦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8.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

就是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地突出显现出来。

如:李白《蜀道难》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用“黄鹤”、“猿猱”、“不得过”、“愁攀援”侧面写出山的高险。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