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诗,千里之行古诗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2 08:22:31

白居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诗,千里之行古诗原文(1)

配图来自《 簪花仕女图》和《西厢记》

0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果要给中国古典诗歌举办个情歌大赛,这句诗大概率是要拿状元的。试问哪个为爱所困的好青年,没有故作深沉地吟过这句诗?

写诗的小子叫元稹,一个在盛唐荣耀里,和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两人并称“元白”,这个“元”还在“白”前头。“元白”好基友,一生一起走,互相之间写的告白诗比李白杜甫还多,那叫一个如胶似漆。

不光书要一起读,女人也要一起追。从长安到江陵......

白居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诗,千里之行古诗原文(2)

虽然这位元稹如今的名号听起来没有白居易那么响亮,但那实在是因为元稹的诗太少儿不宜了。

不像老白,什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功入选小学课本,家喻户晓。但成年人的世界里,元稹才是MVP。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咳咳咳,这首《会真诗三十韵》,每个字都应该被打上马赛克,全诗情节请自行百度。

对比一下,白居易同志的著名狎妓诗——“小奴捶我足,小婢捶我背”,简直是太小清新了。

所谓臭味相投,别的诗人凑一起吟诗作对,聊聊“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元、白在一起,基本就是“闻道秋娘犹且在,至今时复问微之。”

“微之”就是元稹的字,白居易问他:“听说丽春院的秋娘还在呢,至今还常常问你的近况。”

没办法,在丽春院喝过花酒的才子当中,元稹不一定是最有才的,但他的确是长得最帅的,哪个不爱他?

对此,元稹的回答是:“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这句诗是他对自己感情的真实供述,翻译一下:老子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还来不及,谁还会吃回头草呢?

元稹和白居易各自在外地做官时,常常互通书信,聊的也都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那些年,我们没追到的女孩”、“明年我们追那个女孩?”

白居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诗,千里之行古诗原文(3)

02

元稹同志的来头可不小,他是汉化的鲜卑人,祖上当过皇帝,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不过皇室后裔也就是说起来好听,如今是大唐年间,他家虽世代为官,但毕竟时代变了,轮到他爷爷,就只能捞一个县丞当当,半分油水也无。

而他老爹呢,连县太爷也当不上了,投奔了唐代宗的孙子舒王李谊,做了没名气的王爷家里没名气的长史。

所以大诗人幼年的生活并不富裕。

元稹8岁那年,老爹英年早逝,只剩下老娘含辛茹苦将他拉扯成人,老娘也是出生书香门第,每天心里想的就是要怎么让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每天给他灌输各种成功学思想,逼他读书。

她的日常口头禅就是:“儿子哇,咱们元家祖上是皇帝,咱们如今虽然没落了,但你也要好好读书,将来当大官挣大钱给元家添光。”

“儿子哇,娘再苦再累也没关系,只要你能成材,你以后考取了功名,一定要当大官给娘买大宅子呀。”

天资聪颖的小元稹被成功学洗了脑,读书读得很不错,15岁就吭哧吭哧去参加科举了。

唐代的科举制度,分明经、进士两科,明经就是死记硬背,题型跟完形填空差不多,进士却要写文章、考时事,所以明经简单多了,进士就很难考,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当时有点志气的读书人,都以考中进士为荣,而且考了进士以后当大官更容易。

不过元稹为了摆脱贫困,早点走上人生巅峰,选择了考明经。凭他聪明的小脑瓜,死记硬背的东西,分分钟拿满分。最终,元稹以“明两经擢第”,老母亲虽然觉得明经听起来没那么风光,但也终于流下了热泪。

考上功名的他,并没有没捞到什么官做,上头只让人待在长安的书院里读书。但元稹毕竟年纪小嘛,前途可观,再加上长了一张英俊的脸,京城里多少名门闺秀对他垂涎欲滴。

但是,花痴者虽多,正经来提亲的人却没有,潜力股嘛,只有潜力没有本事可不行。他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待在京城乖乖读书,跟着同科及第的白居易他们,日日闲逛,吟诗作赋,增广知识。

就这么闲到20岁,花酒喝了不少,桃花却没开一朵。朝廷大概总算意识到不能一直让他这么闲着,给他派了个去蒲州出差的差事,小伙子兴冲冲上路了。

白居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诗,千里之行古诗原文(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