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宋词,宋词里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4 13:20:45

声声慢·秋声

【宋】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关于秋天的宋词,宋词里描写秋天的古诗词(5)

正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主人公正在深巷中的宅院之内,凭窗谛听着连绵不断的凄凉秋声。八月豆子开花时节的豆花雨声杂着秋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偏偏又是在难眠的长夜,随着风声又传来了城门上更鼓楼稀疏的更点声。老朋友明明都在远方,怎么会听到他们身上玉佩的叮咚之声呢?原来那是屋檐下风铃发出的声响。

随着月亮西沉,传来了号角声、各个军营中逐渐*动起来的军马嘶鸣声、腾跳声、四面八方的胡笳声。从那邻舍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在砧石上捣练之声。邻家的主妇为了赶制寒衣竟然辛苦了一夜,到天明还没有结束。那蟋蟀也碎哝哝地叫了一夜,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愁怨,空中传来凄凉的雁声,这是蟋蟀把它未诉完的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

王沂孙的《扫花游·秋声》与这首词都受到欧阳修《秋声赋》的影响,但王沂孙的词为隐括欧阳修的《秋声赋》而成。蒋捷的这首词,所写的也是秋声,但是没有像欧阳修那样把秋声作为一个整体来描写,而是在词中具体再现了一个秋夜之中的种种秋声。这首词通体使用“声”字叶韵,这种格律上的“福唐独木桥体”,为这首词增添了与众不同的特色。用同一“声”字叶韵,加强了秋声的连绵不断,使人生愁闷之感。

这首词以“豆雨声”开始,以“雁声”收尾,以夜晚和黎明划分上下片,上片从风声、打更声、风铃声来写秋声,下片从茄声、砧声、蜇声和雁声来写秋声。全词以凄凉为主线,再现主人公一个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从对这种种秋声的描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难以言传的苦闷心情。词中的每一声响动,并不一定是入耳的真实声音。词人借助这凄凉的秋声,所要表达的是他内心那份难以言说的凄凉,也许是亡国之痛,也许是故人之思,也许是身世之叹。

关于秋天的宋词,宋词里描写秋天的古诗词(6)

尾犯·寒夜

【宋】蒋捷

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

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记,似双瞳、缤纷翠缬。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

关于秋天的宋词,宋词里描写秋天的古诗词(7)

一个寒夜,我靠着读书床,在浑浊昏暗的灯光下和朋友对谈,谈到慷慨激昂之时,不觉愤慨击节,敲碎了唾壶。此时西风劲吹,把书斋的门铃吹得叮叮直响。朋友对谈只能烤芋充饥,围着温温的炉火取暖。这时听到飞雁的一声哀鸣,举目远望,只见一只孤雁叫着飞过。在风中萧萧作响的桧树已经满身披霜。勾起一腔愁肠,想到室外走走,虽然栏杆外面,看到的是状如鱼鳞的万顷云天,这空阔的境界,也消除不了心中的抑郁哀怨的愁绪。

真的希望像晋代志士祖逖、刘琨那样,闻鸡起舞,苦练报国的本领,以图来日奔赴救国的缰场,但是看到彼此清瘦的面貌,嶙峋的瘦骨,想到眼前衾冷如铁的穷苦生活,于是便清醒地认识到,已不可能再有祖逖、刘琨那样的英雄壮举了。追思亡国之时的是非功过,如今都已成为过去,恍然如梦。如要细微考察,就像人的眼睛被缬花迷住了一样,只会感到缤纷凌乱。但是我们守节不屈,浩然之心犹在,而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恐怕只有梅花才能听懂我们的诉说。

这首词的构思如神龙腾云图,环绕着它的是一片凄黯低沉之气,但表现其慷慨激昂之情,如神龙首尾偶然一见,如同神龙在云中舒卷起伏,仍显然可见。激昂敛归凄婉,凄婉不掩激昂。词的上片写词人与朋友寒夜围炉烤芋,击壶谈心的情景,描绘了自然界严冷的气氛,暗喻当时遗民严酷的政治处境。下片用晋代志士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表达对救亡事业的向往和壮心不能诉说只能悄悄对梅花倾诉的苦闷。全词的基调是偶露激愤,尽归凄婉。

《世说新语·豪爽》说王敦酒后读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深受感动,用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作者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亡国之后,救国无方的激愤心情。“梅花”在国破家亡的特定年代,是坚持民族气节、忍受一切饥寒痛苦和严峻考验的遗民、志士的象征。

关于秋天的宋词,宋词里描写秋天的古诗词(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