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孩子要回礼物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呢?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情绪和性格,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导致孩子胆小自卑。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课文配图
面对妈妈的质问,我首先选择了为自己辩护,“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渴望自己的做法得到支持和尊重。而妈妈的步步紧逼,让我从“为自己辩护”到“试图撒谎隐瞒"再到”声音发抖承认送人“,这是自尊心崩塌的过程,内心是极其害怕的,紧张不安的。犹如文中描写的:心怦怦地跳、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声音有些发抖。
为什么孩子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别人?父母不应该首先心平气和地问清楚吗?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而文中的妈妈却逼迫自己在“背叛”朋友和遵从父母之间做选择,“我”的内心是极度痛苦的,因为孩子往往不得不选择遵从父母。
使孩子“失信”于人,破坏人际关系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万芳便是这样的朋友:
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但是父母逼迫“我”要回礼物,是置我于“失信”之地,会直接破坏我们的友情。
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
我的内心是煎熬的,对自己失信行为感到羞耻,懊悔和挣扎,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万芳也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吹看着我,她不敢相自己最好的朋友出尔反尔。那一刻,她们的友情在面临考验,在破裂。
交换礼物是孩子之间很常见的沟通方式,这是他们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方法。父母逼迫孩子要回礼物,会直接让孩子失信于人,破坏其人际关系,还有可能留下不好的“名声”,试想,谁会愿意跟一个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孩子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