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摘自《礼记·檀弓下》。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译文】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大路边熬了粥,等待饥民来,就施舍给他们吃。
有个饿得发慌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破草鞋,踉踉跄跄地走来。黔敖见了,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吆喝道:“喂!来吃!”那人听了,瞪起双眼盯着黔敖,说:“我就是不吃这种吆喝着施舍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随即向他道歉。那人始终不肯吃,便饿死了。
【赏析】
假冒为善的人,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施人于小恩小惠,但内心的盛气凌人却难以掩饰,吆喝之声即暴露了他们对受施者的真正蔑视。“饿者”视气节比生命更宝贵,宁肯饿死,不吃带侮辱性的食物,表现了做人应有的气节和尊严。尴尬的赔礼道歉,施舍者在精神上败给了饿得快死去的人。黔敖大概从此再不敢小觑穷人了。
当今物质世界,不可忘记做人应有尊严,否则连黔敖也不如。黔敖尚且由“嗟”而“谢”,知道羞耻,懂得尊重有气节的人,今人更应懂得自尊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