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不死之药
【原文】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
【练习】
1、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 )
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臣 D.面山而居
2、“楚王不*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
3、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
(2) 。
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原文】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练习】
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亡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 (2)yì 语言
B.(1)wú 不 (2)yù 告诉
C.(1)wú 不 (2)yù 词语
D.(1)wáng 死亡 (2)yù 语句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
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
【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 )(2)农夫涕泣 ( )
(3)不取直而归 ( )(4)遂殴宦官 ( )
2、下列句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四、陈万年教子
【原文】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
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②戒:同“诫”,教训。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
欲杖之 ( ) 具晓所言 ( )
咸叩头谢曰 ( ) 大要教咸谄之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句子:
大要教咸谄也。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五、陈元方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练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
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翻译句子。
弱者抚之以仁
4、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六
【原文】: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严:敬重。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闻准入相 ( )(2)咏适自成都罢还 ( )
(3)准莫谕其意 ( )
2、翻译句子:
此张公谓我矣。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
七、楚人学舟
【原文】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
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
2、解释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八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1)解释下面句子。
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2)杜子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楚庄王不攻打越国的?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九、楚子发母(节选)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日:“士卒得无恙乎?”对日:“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①。”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日:“将军朝夕刍豢⑦黍粱③。”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④,使人数之日: “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⑤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⑥。异日,有献一囊糗精⑦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⑧,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注释:①[并分菽粒而食之]大家分吃豆粒。②【刍(chú)豢(huàn)】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③【黍粱]好粮食。④【内】通“纳”,接纳、进门。⑤【注】倾倒。⑥【战自五也】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⑦【糗(qiǔ)鞴(bèi)】干粮。④[甘不逾嗌(yì)]美味过不了咽喉。嗌,咽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士卒得无恙乎? ( ) ②子发于是谢其母。(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使人数之日:“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
12.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子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处之不易①
【原文】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亦缘其性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2、翻译句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十一、打捞铁牛
【原文】:
宋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
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
④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一牛且数万斤 ( )募能出之者 ( )
徐去其土 (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 )
2、翻译句子:
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十二
【原文】
大将军邓骘闻其(杨震)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