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这十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吗?之前我们可能都理解错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它真正的解释是什么吧!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小编表示,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
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概意思是:
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取义,譬如: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
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而并非讨伐人类的趋利性。
以德报怨
误解:这句话出自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
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真相:《论语》里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
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同样被人误解的名句还有“相濡以沫”,多少人借这个词表达情感,却不知原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真可谓是南辕北辙。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
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断句的重要性大家都懂,举以下二例再次强调:
“一男子扬言要整成都教授,成都教授纷纷搬家”,
“草帽路飞说要当上海贼王,上海居民加紧防盗”。
父母在,不远游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
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
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
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