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作为我国高等学府,能够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对很多人而言,无疑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一直以来,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都十分严格,试题也多引人瞩目。
而能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的考生,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拔尖学生,成绩更是不用说,很难有试题可以难住他们。
但在其1932年的一场考试中,学习经验丰富的考生们竟然被一道题给难住了,有甚至直接交了白卷。
在这场考试中,最终只有一人获得满分。
出题者是何人?究竟是什么题目竟然难倒了众人?唯一获得满分的考生又是谁?
当年,负责考试题目的,正是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
但是出此题目的人,却不是他...
阴差阳错出巧题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最初叫清华学堂,一年后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才正式改为国立清华大学。
作为顶级学府,清华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工作,可谓是严谨且苛刻,要综合考虑和考量多个方面。
考试题目既要符合常理,又要检验考生情况,还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所以,清华大学每次的考试题目都十分考验出考题之人的文化素养。
而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主任朱自清头上。
作为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负责这项任务,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不巧的是,1932年入学考试前,朱自清恰好因特殊原因,身在国外无法参与此次出题。
入学考试迫在眉睫,学校只能重新选择一位才高望重之人出题。
最后,经过学校多番讨论,最终研究确定出负责试题的人选,为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刘文典。
因为当时国家形势,许多学校都极度缺乏教师,特别是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而刘文典除负责清华大学中国文学课的教学外,还要到北京大学上课。
不仅如此,他还要负责校刊古籍等内容书籍的编撰工作,而这些工作将刘文典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听闻此次出考题的任务分配到自己头上时,刘文典觉得自己实在抽不开身,内心十分担忧,怕自己不能拿出足够精力出题,因此一筹莫展。
若是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了此次考试,那自己的罪过可就太大了。
想到此,刘文典便想着,可以找一个人,包揽这项任务,自己也能拿出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毕竟其他工作也同样重要。
鉴于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出题人的人选问题,又将他难住了。
就在他正为此事忧虑之时,家里恰好来了一位客人。
而这位客人,便是造就了清华“特殊”考试,难倒了大片考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