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幅对联,才是真正能让他们拉开距离的困难考题。
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当时,白话文运动正处于发展时期,因为此题,还曾引发过不小的争议。
许多人出言抨击,认为清华大学顽固不化,用对对子来难为考生,实在不应该。
但陈寅恪先生对于此题也做出了正面回应:
一是要通过此题测试考生是否将虚实字及其应用运用自如;
二是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
三是测试考生自身所富学识才干;
四是考验考生们的思维逻辑性。
可能旁人看了陈寅恪的第二道题十分不解,但刘文典在考虑后,唯有感叹陈寅恪不愧为国学大师,此题非常精妙。
于是,刘文典二话不说,便通过了此试题。
他甚至有些期待,考生们究竟会如何作答。
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道题竟难处了大多数考生,大约有一半的考生直接放弃答题,上交了白卷。
仅只有一位考生答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并获得了满分。
那么究竟是谁如此大的能耐,能对出这个“无情对”,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满分?
困难考题得巧答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如期举行。
考场上,考生们面对这两道特殊的试题时均答得极为慎重,他们个个眉头紧锁,埋头苦想。
就连考场的监考官都说,这题有些难为学生了。
就在陈寅恪满怀憧憬批阅试题时,也同样极为慎重,眉头紧锁,这又是为何?
因为前来考试的考生均是全国各地的尖子生,所以对于第一道作文题,虽然没什么特别出众的,却也都答得中规中矩,离谱不到哪里去。
但对于第二道对联题“孙行者”,却真真是五花八门,看得陈寅恪头嗡嗡响。
对于这第二道题,有一半的考生在思索过后,仍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不知如何作答,便纷纷放弃答题上交了白卷。
而作出对联,写上答案的考生,却又让人大失所望。
之间试卷上,甚至有人写出了:西游记、猪八戒等与此题目的含义八竿子打不着的答案,压根没有读懂题目。
陈寅恪看到眼下的情形,难免大失所望,直感叹看来是没有人能写出他心中的答案了。
就在陈寅恪精神有些颓萎之时,眼前试卷上的三个字,却让他立马来了精神。
只见试卷上填了三个字:胡适之。
“妙啊!这真是妙啊!”
陈寅恪当即欣喜,这比自己想到的答案还要精妙啊!
他立即翻开这位考生的试卷,只见上面写着:周祖谟。
“他的水平完全能上清华,我甚至认为,他想去哪所大学都可以!”
陈寅恪兴奋的对一旁一同批改试卷的同事说道。
周祖谟是何人,胡适之又有何巧妙之处,为何陈寅恪对其评价如此之高?
先来说下“胡适之”这三个字的含义。
首先,“胡适之”与“孙行者”都是一个名字,且两者都是百家姓中的姓氏;
而更巧妙的是,若将两者相结合,其读音便为“猢狲”,正好与“孙行者”的猴子之意两相呼应;
再者,“适”字在古语用有“到达”的含义,而“孙行者”中的“行”字,又恰好代表了行走的过程,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相互呼应;
最后便是“之”、“者”二字,此二字都是古语中的虚词。
不仅如此,平仄声也符合要求。
“孙行者”的“平平仄”和“胡适之”的“仄平仄”恰到好处。
综上所述,周祖谟的这个答案,近乎完美。
陈寅恪自己在设置题目时,也想到了几个答案,一个是祖冲之,一个是王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