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良绘《呐喊-孔乙己》之孔乙己
鲁迅的匠心、创作的原则抑或是鲁迅小说的美学原则就在于——重要的不是人物遭遇,而是这种人物在他人的、多元的眼光中的错位的观感。
鲁迅的小说,情节是被压缩到幕后去,成了次要成分,而人物的感知,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互动的,形成了某种错综的网络式的动态结构。
并且,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文类,并不是一般变异了的感知,而是变异感知的错位结构。所谓错位感知,就是既非简单同一,又非绝对对立:拉开距离,远离真相,然而又部分重合。所感大抵是似是而非,似近而远,似离而合,欲盖弥彰,无理而妙。
02 “笑”的多重意味的错位
在《孔乙己》中,“笑”也产生了多重意味的错位。
中学语文画库 《孔乙己》 (方隆昌 绘)
上文提到的这位“小店员”,他的漠然麻木,又有不同的错位感受。这个不同的出发点就是“无聊”、“单调”,所看到的都是“凶面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这里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整篇小说情绪的逻辑起点和情绪错位结构的支点。感受世界与人物遭遇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错位,就聚焦在悲惨与欢乐之间。
贺友直绘《孔乙己赊酒》
小说错位结构的焦点,显然就在这种“笑”上:对弱者的连续性的无情嘲弄;不放松的调侃,使得弱者狼狈,越是狼狈越是笑得欢乐,而弱者却笑不出来。
错位的幅度越是大,越是可笑,也越是残酷。残酷在对人的自尊的摧残。孔乙己虽然潦倒、沦落,却仍然在维护着残存的自尊。
首届原创动漫大赛优秀作品——连载漫画:孔乙己10-6
更为深刻的是,发出残酷笑声的人和孔乙己,并不是尖锐的二元对立,并没有太明显的恶意,其中还有知其理屈予以原谅的意味。这就是情感错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