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松打虎故事梳理明线暗线,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简单介绍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7 22:30:10

即使是没有看过《水浒传》这部小说的人,也会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的。这个故事,不但大人们爱听,连小朋友们也都喜欢,有很多的动画片就是以它为题材的。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在原著中,作者施耐庵究竟是如何把武松打虎,写成了妇孺皆知的故事的。

一 作者首先为故事进行了细致的铺垫

作者对武松打虎的故事所做的铺垫,其篇幅已经大于了关于打虎本身的描写。其中关于武松打虎成因的一波三折,防身武器哨棒的一刻也不离身,尤其是关于武松饮酒、吃肉的描写,就已经提前为我们描画出了一个身材壮硕,粗豪之中又略有些精细,重视名誉,甚于重视生命的一条好汉子武松的形象。

水浒传武松打虎故事梳理明线暗线,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简单介绍(1)

(一)武松是在离开柴进的庄上,去清河县探望他的哥哥武大的途中打的老虎,在那个时候,武松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就在一年多前,武松在清河县因为和人争执,只一拳就把那个人打的昏死了过去。武松以为自己打死了人,所以逃到了柴进的庄上躲避。前不久,武松刚刚知道了那人并没有死,自己并没有犯了*人的罪过,可以回家了。这时,压在武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了,所以他应该是感到如释重负的。

就在刚要回家的时候,武松不巧又得了疟疾,也亏了这次患病,武松得以结识了自己仰慕很久的宋江。宋江对待武松是很欣赏的,食则同桌,卧则同室。临别时,两人还结拜为弟兄,这使武松有了大慰平生的感觉。

看到宋江和宋清弟兄俩在一起的时候,武松也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武大。两人从小父母皆无,一直是相依为命的,兄弟之间的情分甚好。武松已经是有一年的多的时间没有见到他的哥哥的面了,而他打虎的地点阳谷县,已经是距离家乡清河县不远了。

(二)武松自从离了柴进庄上,哨棒就不离身

《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出门的时候,大多会带上朴刀或是哨棒,来做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朴刀简便而且实用性较高,刀柄和刀杆是可装卸的,拆开后,就可以分别做刀和杆棒用,深得众位梁山好汉的青睐,宋江和卢俊义他们出门时,大多都是选择带着朴刀的。

而在这里,作者给武松安排的随身武器却是哨棒。既然要武松赤手空拳来打老虎,不带随身的兵器不合乎武松的身份,而要是带了朴刀,则难以让武松在打虎时不用到它,所以,还是选择让武松带根哨棒,到时候比较好处理掉它。

水浒传武松打虎故事梳理明线暗线,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简单介绍(2)

(三)武松既然有这么好的心情,怎能不痛饮几杯呢

宋代的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很富足,所以到处酒肆林立。而英雄好汉们,也大多是擅长饮酒的,在《水浒传》的武侠世界里,基本上酒量和好汉们的勇武程度是成正比的,而武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加上武松此时的心情极好,所以把平常人“三碗不过岗”的酒,一次就连喝掉了十八碗,而且并没有像店小二所说的那样“出门倒”,仍然是清醒的。

作者在一开始,就为此设置了重重的悬念。先是写武松看见酒店的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然而作者并不解释。武松先要酒,于是店家只“把三只碗”来筛酒,作者还不解释什么。武松喝完后,店家却不再来筛酒了,这时,作者才借店家之口,来解释“三碗不过冈”的意思。

武松不信,“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进一步解释,这酒“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为下一步武松打虎之前,“酒涌上来”埋下伏笔。

作者在这里极力地写酒劲大,正是为了描写武松的海量,而写武松的海量,则是为了描写武松的英雄气概。

武松不但酒量大,饭量也不小。一开始店家就切了二斤熟牛肉,后来又切了二斤,由此可见武松的身高体壮。难怪后来作者借着阳谷县知县的眼睛,看了武松的模样和老虎的模样,心中自忖道”不是这个汉,怎打得这个虎”,而武松的嫂嫂潘金莲,也看到了武松长得“这般长大”。

水浒传武松打虎故事梳理明线暗线,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简单介绍(3)

(四)武松看到榜文后的两次不同的态度

武松虽然是一个粗豪的汉子,却也有精细的一面。在以前,武松是经常来往于景阳冈的,当时的冈上并没有老虎,所以当店家告诉他景阳冈上有老虎的时候,武松是不相信的,进而想到了店家可能是看他身上带的银子较多,想要谋他的财,所以他并没有听从店家的劝说。

当武松走了四五里路的时候,见到了有一棵大树被削去了树皮,写着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的警示语,武松仍然认为这是酒家的计谋,而当他再走了半里多路,到了一座山神庙时,看到了贴在庙门上的印信榜文,这才相信景阳冈上是真的有老虎。

在前面有人劝他,树上还看到了警示语,武松都没有相信,而当他看到盖着政府印章的榜文的时候,才真正的相信了这件事,作者借此表明了武松性格中的精细的一面。

(五)武松打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武松并不是个莽撞的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显示出了他的有理性的特点,所以当他相信了景阳冈上有老虎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要返回到客店去的。可是在武松这样的好汉们看来,名誉是要比性命还要珍贵的东西,所以武松选择了继续向前行,而内心里“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的想法,更是突出了武松的神武。

水浒传武松打虎故事梳理明线暗线,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简单介绍(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