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青石在文中的作用
作者描写的打虎地点是山林,时间是傍晚,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感到恐怖的场景,再加上武松的酒劲儿正好上来,令读者不禁在心里暗暗地为武松揪着心。而在这个时候,作者偏偏还要让读者和武松再放松一下警惕: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继而,武松酒力发作,又发现了一块“光挞挞大青石”,于是躺在上面,“却待要睡”了。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作者前文的有虎,不信,真有虎,还没出现的层层铺垫下,在武松刚要放松下来时,作者才让老虎伴着一阵狂风出场。
“只见发起一阵狂风”,这风是“见”的,可见当时是山摇地动,树木乱晃的。俗话说“风从虎生”,由刮的狂风,可以看出老虎的威风之大,更加反衬出了武松的勇猛。为了老虎的出场,作者可谓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后来,当武松打死老虎后,累得像虚脱了一般,也是坐在这块大青石上歇着的,这大青石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二 作者描写的武松打虎的过程,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古代没有摄像机的年代,是没有人看见过老虎与人是如何搏斗的,可见作者的描写,大多来自于自己的想象。可是,把想象出来的东西,却能写的像科普文章一样让人信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笔力高强。
具体来分析,作者笔下的武松打虎,一共可以分为五个环节。
(一)“闪”,“躲”
老虎的出现,是在武松正在放松警惕,正要睡去的时候,而人们一般在放松的情况下,遇到突然出现的危急情况时,会显得更加的紧张。所以老虎的出现,把武松吓得大叫了一声“啊呀”,从大青石上滚了下来,顺便闪在了大青石的旁边。
作者通过武松的一声大叫,便告诉了读者,武松虽然很英勇,但他仍然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遇到突发的事件,也是会受到惊吓的。对于神来说,别说打虎,降龙都没有问题,可那是虚幻的,武松打虎,是人与虎的搏斗,是“真实”的。
老虎再扑过来,武松又闪在了老虎的背后。老虎又用腰胯一掀,武松又闪开了。老虎的最后一招,就是用他的尾巴翦一下,又被武松躲过了。
施耐庵为大家“讲解”说,老虎的*手锏就是一扑,一掀和一翦这三招儿,当它都试过以后,如果对手都没有中招,那老虎的气性就先去了大半,看来就像《曹刿论战》中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样。
(二)“轮”,“劈”
武松应该是没有读过《孙子兵法》的,但他对老虎的战术,却暗合了兵法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理念,等老虎没有了气势,武松就该动手了。 于是武松“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自从武松离了柴进的庄子,这根哨棒就须臾不曾离身,这次终于派上了用场。可惜的是,哨棒不小心打在了枯树上,打折了。本来以武松的神力,这一棒是完全可以打伤甚至是打死老虎的,可是作者用笔偏偏要生出许多的波折,竟然让哨棒折了。这样一来,既为武松后来的赤手空拳打虎埋下了伏笔,又表现出来了武松打虎时对老虎的全神贯注和当时的紧张的心情。
(三)“揪”,“按”,“踢”
老虎再次扑向武松,这次武松不再闪了,而是向后远远一跳,让老虎的落脚点在自己的面前,然后双手抓住老虎的头皮,尽力地向地上摁下去,用脚狠踢老虎的眼睛和鼻子。老虎伤人的利器,无外乎牙齿和爪子,武松把老虎的脑袋这么一摁,就完美地避开了受伤的可能,还可以击打老虎的薄弱部位。
(四)用拳“打”
老虎被武松牢牢地控制住了,急的用前爪在地上刨出了一个土坑,武松顺势就把老虎的脑袋继续向坑里摁下去,当老虎的力气小了一些的时候,武松便得以腾出自己的右手,开始用拳头,打的“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五)用半截哨棒“打”
武松怕老虎死的不彻底,所以又拿来了半截哨棒,继续把老虎打到彻底没气儿为止。可见武松是一个一旦下定了决心,就要把事情办得决绝彻底的人,*人要*彻底(血溅鸳鸯楼),打虎也要打彻底,绝不会再给它起身的机会。
三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武松一生中最耀眼的事迹
当武松想把老虎拖走时,“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这样,作者就用武松打死老虎后累的虚脱,来表现出了武松打虎时的拼净全力,愈发显示出了武松的神勇。
武松在《水浒传》中,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在小说的后来,他虽然还有“斗*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等英雄事迹,却都不如打虎这事来的英武,除了因为作者对这一段故事描写的精彩绝伦以外,更是因为武松打虎是一件为民除害的壮举。
难怪当武松“血溅鸳鸯楼”后,他用敌人的血在墙上写下了“*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