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武松打虎不得不说的故事,讲一下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的故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7 22:28:19

万历元年(1573年),福建古田、宁德,有虎数只,白天黑夜横行村落,“人被伤者四、五十,猪狗无算,行路必数十人持械乃敢行”,就连上山砍柴都要一群人,敲锣打鼓才敢进,极似景阳冈的状况。

多年战乱,四川亦是重灾区。营山县“顺治七年人民稀少,虎患大作,昼夜为害。”当地百姓要到田里耕作,都要组团集合,才敢出门。仍无济于事,老虎来去如电,”往往攫人于广众之中”。

欧阳直的《蜀警录》记述了康熙初年四川情况,“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爬楼,此皆古所未闻,人所不信者“。

南充县知县黄梦卜,在向上级的报告中提到:“原报招徕户口人丁506名,虎噬228名,病死55名,现存223名。新招人丁74名,虎噬42名,现存32名。”丧身虎口的,占外来务工的50%。

此段时期,国人与虎的关系,是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水浒武松打虎不得不说的故事,讲一下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的故事(5)

4

之所以造成此种惨痛现象,不外乎三大原因:

一,人口因素。

明清时期人口激增,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6054万,乾隆七年(1742年)人口为15980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则激增为30148万人,人口是明初的5倍。

人口的大量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耕地。朝廷出台优惠政策,提倡全民垦荒造田。这一时期,玉米和番薯叶传入中国,因其产量极高,又适合在山区生长。于是,大面积的山林被破坏。虎的活动空间受到挤压,自然发威,人虎争夺生存领地白热化。

二,战事因素。

明末清初王朝更替,战事连绵,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与避难。明末张献忠屠蜀,清初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都是数十万计的*戮,以至于顺治八年(1651年),全国人口锐减为 1063万人,只及明初人口的1/6。

水浒武松打虎不得不说的故事,讲一下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的故事(6)

兼之战事不断,正常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政府也无力动员生产,导致城镇荒废,土地荒芜,为野生动物的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人退虎进。

三,生态破坏。

人类无规划的行为,盲目性地开垦山地,不仅造成了水土流失,也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打破了原有生态链的平衡。由此,导致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老虎的食物来源变少,唯有袭击人类,尽管这并非是它所钟爱的。

可见,明清时期的严重虎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未能“道法自然”的行为所致。

及至如今,人类获得压倒性的优势,老虎已沦为濒危物种。人们意识到万物和谐的重要,选择了和解,并采取积极行动,保护这一珍贵物种。

水浒武松打虎不得不说的故事,讲一下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的故事(7)

先民曾经的痛,我们不能忘记。放眼未来的路,可以更好相处。

毕竟,苍茫大地,万类霜天竞自由,才是最美的画卷。

参考文献: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患”、“虎灾”》、刘正刚《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王觅道《明代华南的“虎灾”》、闵宗殿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