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点茶茶粉是如何制作的,宋代的茶膏怎么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3 20:40:29

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最近大火的想必没几个人不知道,而宋代的“点茶”“茶百戏”也随之火出圈。

除了各大媒体头版头条报道外,线下更是掀起了学习点茶热。

但是大家对点茶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

宋人点茶为什么用的是茶粉而不是茶叶?

为什么拿个“锅刷”点?

点茶法从哪里来?如何演变?

点茶流程又有哪些?

今天的文章,我就带大家一一揭秘。

点茶法的由来

宋朝点茶茶粉是如何制作的,宋代的茶膏怎么做(1)

《梦华录》中使用的茶粉

宋代虽然和唐代一样喝的主要是团饼茶碾碎而成的末茶,但却从煮饮法(茶叶投入锅中煮)逐渐变成了点饮法(茶叶不投入锅煮,只冲)。

最初茶杂合他物煮而羹饮。三国魏张揖《广雅》云:“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用葱、姜芼之。”这种饮茶按方法至今仍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的一些地区被使用。

茶中夹杂他物煮饮的习惯在唐宋时期一直相当流行,但到唐代,单煮茶叶的方法开始得到人们的重实,尤其是陆羽在《茶经》中更是大加提倡。这种方法最初是在南北朝东南江浙一带流行起来。

唐代还出现了直接用水冲泡茶的方法。《茶经·六之饮》“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淹)茶”,陆羽对这种只是用开水泡泡的茶也是很看不上眼的,也将此列入“沟渠间弃水”之列。

所以,唐代直到宋初占主导地位的是煎煮法、间有冲点、冲泡法

多种饮茶方式并存的局面在宋代蔡襄《茶录》之后有了根本性改观。这本写于宋皇祐年间(1049年-1054年),上篇有“点茶”一节,详细介绍了点茶的具体方法,使得点茶法在宋代并存的多种饮茶方式中脱颖而出

宋朝点茶茶粉是如何制作的,宋代的茶膏怎么做(2)

《茶录》解读

在蔡襄写成《茶录》并通过坊肆广为流传之后,由于皇帝如仁宗对北苑贡茶及其煎点方法的眷顾,其次龙凤茶贡茶作为赐茶的身价日增,然后文人雅士如蔡襄者对建安茶及其点试方法的推崇,更因为在大观年间宋徽宗赵佶亲自写成《大观茶论》再度介绍末茶点饮的方方面面,末茶点饮的方法,很快就在宋代占据主导地位。

宋朝点茶茶粉是如何制作的,宋代的茶膏怎么做(3)

《大观茶论》解读

在点茶中必须用到的“锅刷”,有个专有名字叫“茶筅【xiǎn】”,其实点茶不仅用“茶筅”点,还用这些。

点茶法的演变

点茶,根据点饮用具使用时间的前后和演变一般分为箸点法、匙点法、筅点法。

宋初为箸点法,林逋有:“箸点琼花我自珍”,箸即筷子

1049年-1054年间,蔡襄所著《茶录》将点茶这个动作定为名词,成为一种饮茶方式。其方法为用汤匙点茶,注水二次,简称“匙点二汤法”。

一开始没有固定的点茶器具,就用食用器具筷子、汤匙代替。

宋朝点茶茶粉是如何制作的,宋代的茶膏怎么做(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