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劲松 思维导师
在无形的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因为,只有两个事物之间产生联系,它们才能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而且序位由此诞生……
——辩证思维10级之《联系》
20世纪之初,数学界甚至整个科学界笼罩在一片喜悦祥和的气氛之中,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已经达到,科学大厦已经基本建成。例如,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就曾经说过:“物理学将无所作为了,至多也只能在已知规律的公式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罢了。”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在1900年回顾物理学的发展时也说:“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了。”法国大数学家彭迦莱在190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也公开宣称,数学的严格性,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实现了。然而好景不长,时隔不到两年,科学界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罗素悖论的发现。
罗素构造了一个集合S:S由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然后罗素问:s是否属于S呢?根据排中律,一个元素或者属于某个集合,或者不属于某个集合。因此,对于一个给定集合,问是否属于它自己是有意义的。但对这个看似合理的问题的回答却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s属于S,根据S的定义,s就不属于S;反之,如果s不属于S,同样根据定义,s就属于S。无论如何都是矛盾的。
为了简单直观描述这个矛盾,罗素用“理发师悖论”做了形象解说: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理发师悖论与罗素悖论是等价的:如果把每个人看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的元素被定义成这个人刮脸的对象。那么,理发师宣称,他的元素,都是城里不属于自身的那些集合,并且城里所有不属于自身的集合都属于他。那么他是否属于他自己?这样就由理发师悖论得到了罗素悖论。反过来的变换也是成立的。
在我看来,对于“理发师悖论”,如果单纯逻辑思维的角度去分析,必然是自相矛盾的。但如果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去分析,则不存在矛盾性,其解决的根本点就在“联系”观。
首先建立一个二维坐标:
A、给自己刮胡子的人VS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
B、理发师VS顾客
其次,这个二维坐标会得到四个象限
给自己刮胡子的顾客 | 给自己刮胡子的理发师 |
不给自己刮胡子的顾客 | 不给自己刮胡子的理发师 |
最后,证明如下:
结论1——理发师约定“只为不给自己刮胡子的顾客提供服务”
结论2——理发师不是顾客
结论3——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是合理的,不违背自己的约定。
………………………………………………………………………………………………………………………………………………
如果,用数学符号来推论证明罗素的悖论,也可以简单表述为以下论证:
A—B
A—C
A—D
……
—代表(不是)关系
即:
A不是B
A不是C
A不是D
……
以上联合数属于非A自身集合
A—A
—代表(是)关系
即:
A是A
则该联合数属于A自身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