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地方
——《迪山日记》研究之三①:观月
罗 瑾
“嫦娥”在四川凉山西昌奔月。
《嫦娥》(凉山南红①,刘伟利 作)
嫦娥奔月(图片来自网络)
月宫仙子嫦娥吞吃了仙丹后,就飘飘悠悠地飞上了月亮。对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没有任何人想过要去探究,也无法探究嫦娥是在哪里奔月的。但是,探月工程“嫦娥”,就是在西昌发射基地腾空而起飞向了月球。
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图片来自网络)
被称为月城的西昌,月文化有着深厚独特的底蕴,传统的过节形式与我国其他地方基本一致,但观月、咏月、赏月和探月,西昌独有自己的特色。
观 月
《月夜》胡霜桥 作
西昌晴朗少雾,空气洁净,月亮看起来格外大、格外圆、格外明亮,是绝佳的赏月地。月亮女神对于西昌格外高看一眼,仿佛千变女郎,显得时而高贵神秘,时而落落大方。距离才能产生庄严感和美感。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正是观月好时节,月亮女神对于月城的子民们却显得高贵而神秘,不轻易露面。
《迪山日记》内页(罗瑾 供图)
逐一查阅陈光前先生历年关于八月十五的记载,1911年“夜深微雨”,1912年“竟日晴,晚间微雨滴檐”,1914年“午后阴,晚间无月微雨”,1915年“阴晴各半,细雨时落”,1916年“竟日晴,夜深微雨”,1917年“竟日阴”,1918年“竟日阴,傍晚微雨,月影朦胧”,1919年“清晨微阴,夜间薄云遮天不见月影”,1920年“竟日晴,午饭后雷雨大作,骤然而止”,1921年“终日终夜塵繊②不断,街市淋漓,举步维艰”,1922年“竟日阴,入夜大雨淋漓,雷声隐隐,三鼓后始止”,1923年“竟日晴,热度甚有大似伏日”,1924年缺失,1925年“竟日晴,午间微雨,旋止旋晴”,1926年“竟日阴,早饭时微雨数点,傍晚微雨,夜深大雨”,1927年“清晨雨,午间微晴,月影朦胧,二鼓时微雨数点而止”,1928年“竟日阴,入夜微雨”,1929年“竟日阴,月影朦胧”,1930年“竟日阴,夜深微雨湿街”,1931年“竟日阴,夜深微雨旋止”,1932年“竟日阴,通夜大雨淋漓,得旦始止”。
《待月》 徐文龙 作
因此,光前先生感叹:“人言中秋之月,与上元相同,然每不尽然,今岁上元月明如昼,今夜中秋月影朦胧,不但今岁,往往如是也。” 意思是:“人们说中秋的月亮,和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是一样的,但是往往不全是这样。今年上元节月光亮得像白天一样,今天晚上中秋节,(却)月影朦胧。不只是今年,(过去)常常都是这样的啊。” 其实,现在也如此,中秋能看到明月皎皎,那可是非常幸运的呢。
西昌北街陈家大院,詹德身全家四代同堂照(晏能康 摄)
中秋佳节,合家团聚。西昌礼州农民、在水墨画和书法上颇有功力的王志伦说:“我们小时候过中秋节,拜节、敬月亮神、吃月饼、尝时令瓜果、饮桂花酒那种仪式感,印象非常深刻。
西昌泸山光福寺拜月仪式(罗瑾 摄)
西昌民间过节的时候,齐备时令瓜果和月饼于香案上,点燃香蜡,一家人对着月神虔诚膜拜,再奠了桂花酒后,方才开始吃月饼、尝瓜果。
西昌礼州唐晋顺家的祭月仪式(邹森 摄)
西昌礼州唐晋顺家中秋节(邹森 摄)
拜月的时令瓜果里,有石榴,可见,西昌种植石榴是有历史的,现在仍然在种植。晶莹红艳的石榴籽,甜中带点果酸,是中秋佳节上选的时令水果。而今由于会理石榴③味道更纯、品相更好、更为有名,西昌的石榴只有默然屈居了。
会理石榴(邹森 摄)
比较讲究的人家过节,中秋节没有月亮,那么就做一个设置场景,营造节日气氛。1917年中秋节,陈光前当时为屯殖使张煦④的儿子女儿作西宾(家庭教师),“司令在公馆内办全羊席款待中秋节,晚间浓云密布不见日光,沪(这里似是笔误,应为“泸”)州⑤风气,每至中秋,斫取竹枝高丈余,用纸剪一月形,悬之竹杪,以烛光映照其下,满挂香枝⑥,远望之如蟾窟星斗,及门?铸承武,仿作为之以存戏乐。”。一百多年前的西昌人,情调雅致,观月的同时,还要闻香,伴随着桂花的香氛,品月饼,叙情谊。
《月韵》 徐文龙 作
“予午间取名片二张,请马弁送上与司令及太太,贺一素手节而已”。陈光前先生平铺直叙式的记述,折射出其淡泊平和、安贫若素的品格。
《迪山日记内页》(罗瑾 供图)
民国时期,西昌过中秋节,有走亲访友、相馈果饵、偷园送瓜⑦、守月待华⑧等习俗。西昌礼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潘家德说:“其中颇有民俗文化意义的是偷园送瓜与守月待华,前者传承了生殖崇拜的意义,后者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望月图》 胡霜桥 作
月半,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有特殊的意义,传统节令里面逢十五的节日有四个——三元节和中秋节。三元节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的合称,与道教有关。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上元节是正月十五,天官紫微大帝赐福,也就是“元宵节”;中元节是七月十五,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下元节是十月十五,当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人们会准备香烛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中秋节则是拜月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寓祈盼丰收和幸福之意。守月待华,既是中秋节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西昌由于罕见中秋月而形成的地方习俗。
守月待华(钟玉成 摄)
《迪山日记》内页(罗瑾 供图)
对于相互拜节、馈赠果饵的习俗,陈光前先生作了记载。亲朋好友之间,前来拜节,有的送“酥饼两封,猪羊肘各一”,陈光前作为主人家“回去倭缎朝元皮底鞋一双,酥饼两封”,有两人送来“酥饼五封,蛋面三把”,主人“具留家中午饭”,有的送“酥饼两封”,主人回“石榴六枚”。有时收到拜节礼“猪膀一个,酥饼两封”“石榴9枚,梨子6枚”,有时去拜节收到回礼“麻饼一封,太和豆豉一斤,生豆豉一斤,板栗半斤”。这些家长里短的记述,表现出礼州的人情浓厚、民风淳朴,印证了礼州之名的来历。元代之前的北周时期,礼州称为“苏祁县”,元代至元十五年,因“崇德尚礼”而更名为“礼州”,管辖现西昌市北境及冕宁县南境。
注 释
①凉山南红,21世纪初在凉山州美姑县发现的高品质玛瑙,以红色系为主,硬度接近翡翠,颜色鲜艳,色系丰富,手感温润,被称为凉山南红。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对云南保山南红有记载:“晶莹坚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明清时大力开采,清朝乾隆时期宣布绝矿。凉山南红一经发现,深受追捧,使南红在我国玉石界与白玉、翡翠形成三角鼎立之势。
②塵繊,塵,音chén,灰尘;繊,日本汉字,音xiān,同中文纤,细小的意思。塵繊,这里形容很小的小雨。
③会理石榴,产自位于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区域内气候属国内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日照时数多,蒸发旺盛;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会理石榴果大皮薄、色带彩霞、风味浓郁(有蜂蜜香味)、细嫩化渣的品质。于2007年6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④张煦,四川人,民国五年(1916)5月,蔡锷任四川督军,委任张煦为宁、雷、马、屏屯殖使兼宁远汉军统领。张煦率两营屯殖军进驻西昌,接管宁属七县政权,收编杨启元、张挺生两部汉军。民国六年(1917),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黄以镛秘密成立西昌分部,组织讨袁。1月张煦在宁属宣告独立,脱离四川,自行委任各县县长。9月张煦派幕僚长傅畅和赴广州,晋见孙中山。11月张煦联合驻西昌的上川南宣慰使黄以镛,通电拥护孙中山,反对北洋政府。12月孙中山任张煦为川南镇守使,傅畅和为建昌道尹,张煦所部为“滇川黔靖国军”第7军。民国七年(1918)元月,川边军在德昌蒲坝围歼张煦部,张煦自*。
⑤泸州,元代至元十五年设置泸州,治所在西昌佑君镇(又称为河西,因在安宁河西面而得名),辖今西昌西南部及德昌北部,明初废。唐代在河西一带曾设西泸县,安宁河曾名泸水,故有此名。
⑥香枝,开满桂花的枝条。
⑦偷园送瓜,亲友邻里,乘夜前往瓜田“偷”取南瓜,然后“舆儿抱送,鼓乐游街,提灯列队”,送至亲友家,并将瓜放于床头,得瓜主人(夫妇)将瓜煮熟而食,含送瓜乞子之意。
⑧守月待华,即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共待月华,若深宵发五彩华光,以为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