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文化,中国马文化起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7:35:51

例如白城师范学院的刘颖在其论文《汉代马雕塑的艺术特征研究》中以“马踏匈奴”和“马踏飞燕”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表现形式、艺术手法、风格面貌等多个方面深入详尽的对汉代的艺术做了一个剖析,同时也解读了汉代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发明和推广对艺术领域产生的影响.

也能进一步阐释生产力发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影响关系,武汉理工大学的王美艳与李晓腾合作撰写的论文《唐代马文化与马艺术研究》通过对唐代绘画中一时盛行的鞍马形象与墓室壁画中的马形象以及典型雕塑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以《照夜白》、《昭陵六骏》、《章怀太子墓壁画》等为切入点,总结出唐代艺术作品中较为典型的形象特征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统治者赋予艺术的一种意识形态。

其次,还有一批学者从典型雕塑艺术作品入手,分析时代整体的艺术风格特征。

有关马的文化,中国马文化起源(5)

二、写实大气的秦朝兵马俑的雕塑造型

例如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党江波发表的论文《试论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的造型特征》一文中通过对兵马俑的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在秦代时期的装束变化以及军制不同。

进而能以小窥大认识到秦代风俗、人文、体制等各个方面的部分面貌,大气磅礴的秦文化使得兵马俑中的马俑也充斥着庄严肃穆、写实大气的艺术面貌。

余兰撰写的论文《赏析汉代石刻“马踏匈奴”》对霍去病墓石刻中最为著名的“马踏匈奴”雕塑进行全面的剖析。

有关马的文化,中国马文化起源(6)

从其时代背景,创作初衷以及人文影响等多个方面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解读,将其置于汉代艺术中乃至是中国漫长艺术岁月中的地位及影响较为客观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通过对于国内各种关于马这一艺术形态研究的理论专著进行阅读与理解,可以加深对马这一形象的风格变迁,找出一条较为合适的路径,进而加注到毕业创作的脉络中,对于形成较具有个人风格面貌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好处。

自己的艺术之路切入点,有如当代著名雕塑大师田跃民先生就对于这一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创作的雕塑马形态扎实。

气韵生动,写意性的泥感表达与极其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的恰到好处,形成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面貌,被誉为“当今塑马第一人”,其代表作有如《九骏》、《和平》等。

有关马的文化,中国马文化起源(7)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虽不以“马”为个人创作的主要题材,但其相当一部分写意文人系列作品中也塑造了一批马的雕塑形象,其作品《杜甫草堂组雕》系列中出现的马形象遒劲有力、体块分明,以其极具个人面貌的写意手法描绘了一批昂首阔步,信步闲庭的艺术形象,与杜甫的慷慨激昂、踌躇满志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呼应关系。

除此两位较具有典型代表的艺术家外。

国内其他的雕塑家们也或多或少的塑造了一批风格迥异的马雕塑,有如南京大学任艳明老师的《饮马投钱》,东北师范大学的殷小烽老师的《修复嬷嬷人》系列等。

除了老一辈艺术家外,新生代的年轻艺术家们也同样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其中较为出彩的有如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王瑞琳,其作品风格面貌仙气飘逸、超凡脱俗,创作了相当一批动物题材的作品。

有关马的文化,中国马文化起源(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