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古诗,短短二十二个字,却道出了诗人站在时间长河中的孤独与伤感。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
站在幽州台上,放眼望去,古往今来的时间仿佛在这一刻交汇。诗人意识到,无论是过去的先贤,还是未来的后人,都不在眼前。时空阻隔了与古人对话的可能,也让未来显得虚无缥缈。诗人一个人矗立于天地之间,前后皆是空寂,这种孤寂感顿时笼罩心头。
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苍茫,时间悠远,相比之下,人生又是何等渺小、短暂。生命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而天地依旧亘古长存,岿然不动。触景生情,诗人不禁潸然泪下,为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而悲伤不已。"独"字突显诗人的孤独,"怆然"二字道出心中无尽的悲怆。这种孤独不是一时的寂寞,是面对浩瀚宇宙时油然而生的悲悯之心。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名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许,陈子昂笔下"天地之悠悠",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的另一种表达。尽管我们渺小如尘埃,却偶尔也能与天地共悲欢,这便是诗歌的意义所在。
"二十二字中,包括宇宙人生",通过区区二十二个字,他把自己与天地的关系,生命的本质,时间的无情,都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这首千古名作之所以流芳百世,正是因为它直指人心。每当我们徘徊于时间的洪流中,油然生出"此时此夜难为情"的孤寂时,重温此诗,或许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渺小与伟大有更清晰的认知。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我们跟随这位大儒的脚步,在字里行间探寻智慧的源泉。
诗的开头便带来一幅恬静悠远的画面。半亩见方的小池塘,宛如一面明镜,映照着天光云影。云卷云舒,光影变幻,倒映在这方小小天地中,仿佛天人合一,万籁俱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进而发问,这方塘为何如此清澈见底?原来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泉眼中汩汩而出,才使得池水长盈不枯。这两句道出了学习和修养的关键所在。一个人的见识和学问,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汲取新知,保持创新,方能博大精深,永不枯竭。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在这首诗中将方塘比作人的心性,将天光云影比作外在的诱惑和干扰,将源头活水比作为学之道。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学问如方塘般清澈永恒。
读这首诗,我们领悟到,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博览群书,而在于能否映照世间真理,洗涤心灵尘垢。唯有不断求索,让智慧之泉常葆生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方明净的心灵绿洲,给人以启迪,给世间以光明。
《观潮》
宋·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观潮》,是他人生的绝笔之作。短短四句诗,却浓缩了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字里行间满是沧桑感慨。
苏轼在前往观潮途中。庐山的烟雨,浙江的潮汐,都是他魂牵梦萦的美景。然而,"未到"二字,道尽了诗人心中的惆怅。他还没有抵达,内心已有千般思绪翻涌。这种恨,是对前半生坎坷的感慨,是对未竟理想的不甘,更是对时光无情的伤怀。
当苏轼终于到达,观赏了心心念念的潮景后,反而发现"别无事"。这并非说美景令人失望,而是心境已然改变。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最后回归平淡,反而让他豁然开朗。"到得还来",不只是说眼前之景,也是在说人生历程。沧海桑田,悲欢离合,都已看淡。庐山烟雨还是那个庐山烟雨,浙江潮汐还是那个浙江潮汐,变的只是诗人的心境。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却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胸怀。从"千般恨"到"别无事",是苏轼人生态度的转变,也是他心境日臻化境的写照。经历过人生的苦难辉煌,最后苏轼选择了淡泊,选择了洒脱。正如他在《浣溪沙》中所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尘世间的荣辱得失,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经历越多,越发觉得很多执念可以放下。就像这首诗所展现的,无论是少年得意还是暮年落拓,心境坦荡了,眼前风景也就别无二致了。
读罢此诗,我感慨万千。人生的路途上,我们都难免会有"未至千般恨不消"的时刻。但当我们学会用苏轼的眼光去看世界,或许就能坦然接受人生的一切跌宕起伏。正如东坡先生所展现的那样,心静了,庐山烟雨和浙江潮汐,其实也就"别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