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写卜算子时的背景,王观的卜算子写作背景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16:39:50

王观的这首《卜算子》,一开头就是千古名句,写尽离愁别绪

王观是北宋时期一名出色的词人,世人称他和秦观为“二观。读过王观作品的人一定知道,虽然他的作品在内容上比较单一,但从艺术上来看很是新颖,可谓是别开生面,独具特色,尤其是笔者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词,写的是送别,读完却不让人觉得沉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写卜算子时的背景,王观的卜算子写作背景(1)

这流水就像美人那流动着的眼波,山峰就像美人那突起的眉毛。想要问问行人将要去哪里?到那山水所交汇之地。刚送走了春天,就又要送你离去。倘若能在江南赶上春天,一定要把春天那美丽的景色留住。

这首词讲的是送别,题目当中的鲍浩然是王观的朋友,浙东是词人这位朋友将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可以分为两片,上篇写的是友人回浙东时的情景,下片写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开头第一句尤其出名,虽是写景,但字里行间暗含了送别之意,词人用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美景,可谓是把山水写的都有了人的感情。

王观写卜算子时的背景,王观的卜算子写作背景(2)

水就像眼波,这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人眼中的泪水如波,眼泪始终没有留下来,一直横在眼眶中,这说明词人正在为友人着想,他心里很难过,但他还是尽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让眼泪流下来。,山就像眉峰,为什么眉头会紧蹙呢?这是因为词人此时心里郁结了很多离别愁恨,“聚”字便能有力的表现出词人心中的离愁。实际上,这两句写的是词人对友人归途的眺望,词人的视线和友人的归途紧紧相连,他目送即将远行的友人。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拟,从而传达出一种惜别的深情。

王观写卜算子时的背景,王观的卜算子写作背景(3)

紧接着,词人用一个问句把友人的行踪带了进来,开头两句作者把山水结合起来,写出了友人离开时他不舍的神情。由于归途的山重水复,友人便开始步入词人的眉峰之中,也就是词人的视线。这两句写的是词人目送友人离开,友人在词人的视线中越走越远,直到成了一个小点,然后消逝。

这一路的山水可谓是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人情味,也在帮助词人送别友人。虽然朋友离开了,但对作者来讲,他们之间的友情是坚不可摧的,一直封存在自己的心中。正是这种深重的情谊,词人才安排山水一起来送别友人。整个上片看来,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的牵挂。

王观写卜算子时的背景,王观的卜算子写作背景(4)

下片第一句,作者从正面点出了“送”,交代了送别友人的时间是在暮春时分,作者有心留春,然后却做不到,最终春天不顾作者的挽留直达江南。这对词人来讲,不能随同春天离去的江南正好是春天降临的地方,可见心中十分郁闷,一个“才”字一个“又”字,层层递进,情感也是越来越深。

最后一句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申请祝愿,他希望友人能追随着春天的步伐到达江南,一直与春天同在。“千万”两字写尽了词人的叮嘱之意,这样一个美好又真挚的祝愿,把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尽在不言中,给读者以含蓄之感。

王观写卜算子时的背景,王观的卜算子写作背景(5)

这首词一共有两个特别的地方,第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惜春与送别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出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春天的留恋。第二是比喻新颖,用人的眼波和眉峰来比喻山和水,贴切自然,却又充满了真情实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