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意思是什么,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30 05:14:32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经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wú)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②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③,夷道若颣(lèi)④;上德若谷⑤,广德若不足⑥,建德若偷⑦;质真若渝⑧,大白若辱⑨;大方无隅⑩,大器免成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⑫。

【考注】①亡:通“无”。②建言:指古语或古谚。③退:迟缓,畏缩。如《论语》:“(冉)求也退”。④夷道若颣:平易之道往往显得有瑕疵。夷道,平易之道,不是指道路。颣,丝上的疙瘩,比喻瑕疵、毛病和缺点。⑤上德若谷:与上善若水同义。谷,山谷,比喻低下、卑下。⑥足:《广韵》:“满也,止也。”一说完美,如“常德乃足”(28章)。⑦建德若偷:非常之德往往显得浅陋。建通健,甚、非常的意思,如:健黠(指非常狡猾的人)。偷,浅薄,浅陋,菲薄,肤浅,浮浅,如《论语·泰伯》:“则民不偷。”⑧渝:水变污,浑浊。⑨辱:玷辱。⑩大方无隅:最大的方形没有边角。隅,边角。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作为最大的方,自然没法看到它的边角,正如“地角天涯”谁都没看见过一样,也如今天我们知道地是圆的而看到的却是平的一样。⑪大器免成:大器,浑然天成,不靠人为造设,与第28章“大制不割”同义。通行本为“大器晚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为“大器免成”,荆门郭店楚简为“大器曼成”。统览全文,“大器晚成”与上下文义不谐,不取。⑫善贷且成:善于帮助和成全。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成,成全。

【考译】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因此有人这样说:因为明道故显得沉默暗昧,进道过程当然显得迟缓和畏缩不前,此二者使平易之道显得有瑕疵;上善若水故卑微处下,德性宽厚故不见其满,此二者使非常之德往往显得浅陋。质朴纯真故显得混浊不开化,洁白无瑕故最容易被玷污;最大的方正看不到棱角;大器浑然天成,不靠人为造设;最大的音律是悄无声息,最宏大的气势景象没有一定之形。

“道”幽隐而无名无形,但只有“道”,善于给予和辅助万物。

【导读】本章表达了老子对“道”的信念,或可称之为“道”的自信,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介绍了上中下三等人对“道”的不同态度,二是分析揭示“道”被嘲笑是因为它的质朴无华,三是阐明“道”的伟大之处,其中第二层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辨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形而上者”指的是意识形态范畴,指的是无形的道体层面,“形而下”是指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实物,指的是万事万物的表层的“相”。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应被事物的表象所束缚,应该去思考、领悟和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即“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意思是什么,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什么意思(1)

“道非形,不可见;非声,不可闻”(苏辙《老子解》),道是“形而上”,上士知“道”知相,故能信而勤行之;中士在“道”相之际,故疑信相半,践行起来试试探探;下士止于形相,知相而不知“道”,故大笑而非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古之善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5章),若不为下士所笑,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史记·商君列传》载:“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意思是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对此,就连教师的祖师爷孔子也无奈,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进而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面对一些人对“道”的冷嘲热讽,老子表现出豁达和释然的态度,他深知,这是由“道”的自身特点决定的,不是人们的错。早在第1章老子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章也说“道隐无名”,所以,“道”不被理解和接受,甚至受到冷落和嘲讽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意,老子依据对“道”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把人们大概地分为上中下三等,不是有人理解的统治者、平民和奴隶这三等,根据第38章老子对“礼”极尽贬斥的态度,他是不可能把人作这种划分的。

为什么中下之士会对“道”持这样的消极态度?老子进一步解释道: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这段话涉及了认识领域里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现象表现本质,但现象与本质又经常不一致,甚至还有假象的存在,因此有了文中的一系列“ⅹⅹ若ⅹ”的比喻。中下之士本就只见“形而下”不见“形而上”,只见“相”而不知“道”,再加上“道”与“相”的上述背离,使得中下之士大惑不解,故或“若存若亡”,或“大笑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意思是什么,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什么意思(2)

老子这段话还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阅读时要把每句话放到大的语言环境里面,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并运用现象与本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理解。

首先,“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两句是本章的第一个理解难点,“夷道若颣”“建德若偷”尤难。

“明道”是心明,不形于外,故“若昧”;“进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显得迟缓和畏葸不前,故“若退”。这两点都使平易之道显得有瑕疵。“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基本也是按这个句式来理解,即上德好像很卑下,宽厚之德不见其满,这使得非常之德显得浅陋。

通过反复推敲斟酌,我发现“夷道若颣”是对“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两分句的小结;“建德若偷”是对“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两分句的小结。这样读来就顺了。

明道若昧

夷道若颣

进道若退

上德若谷

建德若偷

广德若不足

众多解老者把前两句翻译为“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这样以来“道”真成了“路”而不是“道”了,不妥。

“建德若偷”,有专家把“偷”解释为“懦弱”(古汉语里“偷”确有这层意思),把“建德若偷”翻译为“刚健的德好似懦弱(怠惰)的样子”。这样解读显然是强调了“偷”与“健”的照应,并使“建德若偷”与“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形成并列关系,但这样以来,“建德若偷”与“夷道若颣”却对应不上了。

第二,好多版本里“大白若辱”紧跟“上德若谷”后边,这个顺序显然不妥,导致了对本段的各种误解。应该是咱们现在呈现的样子,即“大白若辱”在“质真若渝”后边。这样,本段分为如下五层:

现象与本质背离

明道若昧

夷道若颣

进道若退

上德若谷

建德若偷

广德若不足

天地

万物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若昧”“若退”“若颣”,“若谷”“若不足”“若偷”……老子通过一系列比喻向我们描述了“道隐”的特点,然后做出总结:“道隐无名”,却不会遮蔽它“善贷且成”的光芒。

【感悟】坚定信念,笃行致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