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家有个比方说:
一个人从外表来看是在静坐,其内心却如同瀑布一般,无数念头蜂拥而来。
如果没有节制,训练,自己的内心就经常处于这种混乱状态,虽能够意识到有少数念头,但潜意识里,却有很多念头在相互冲突,争夺你的注意力,抢夺大脑的控制权。
念头在试图引导你,影响你往南辕北辙的方向走。
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像热锅里的水蒸气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撒欢狂奔,内心一片混乱,无法静心投入。
那么如何有效地收回心流的状态呢?
- 1.创造合适的环境
当我们处于某种环境时,会深受到环境的暗示,从而得以加速或缓慢进入想到的状态。
比如你在家看书需要一个书房,进入书房这个环境,自然有一种读书感的暗示,换到客厅,暗示自然就变成“想要看电视”。
在创造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环境时,一开始尽量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做一件固定的事情,不断地坚持重复,这本是种积极的暗示。
- 2.有意识地制定开关动作
如果把进入心流的状态理解成一套复杂的公式,那就很难办了,在真正的工作状态中,往往没有那么好的环境,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遇到险情,马上就能扣动扳机”的能力。
我要进入“心流状态”会选择简单的动作进行暗示,比如“开机”,不管是打开手机还是电脑,“开机”这个信号就马上响应各种信息和任务。
在这没有完成之前,不要分散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
培养形成心流的“开关”动作,是要先发现自己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时间,并持续在这个时间内做有产出的事情,争取一次次地进入心流状态,并用自己设计的最小仪式动作启动这个状态。
- 3.任务具象化
比如计划写篇文章。这种就很容易失败,因为缺乏构成“下一个动作”的场景。
如果把“这个计划改成今晚10点前我必须在卧室打开笔记本写一篇500字的内容发在自媒体上,主题是谈时间管理。
这句话同时包含人物,时间,地点,设备,事情,这些具体因素就相当于连续发出5个指令,告诉大脑应该在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情,一旦进入对于场景,就会下意识行动起来。
你会发现,如果顺利完成一个动作,就会自然带来下一个动作,慢慢完成几个动作,你便进入心流的状态。
4.创造心流压力,寻找外部力量
你也可以采用工具的方式驱动自己,比如定闹钟,把时间量化,这种比较符合一般人接触者的挑战水平。
同时你也可以邀请朋友监督,进入一些打卡辅助群,完不成发红包等,这也是我一贯采用的方式。
当这一切刻意练习后,你便可以轻松在“本体”方面做了基础调整与修正“自己的内心”。
但此时如果还不能临在当下,更多的就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头脑”,此时你需要屏蔽更多干扰,专心让其“心”投入。
此时你可以怎么做呢?赋能一件事情真正的意义。
要知道控制心流在做一件根本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有很大难度,所以你要为做的事情赋能“其意义”。
关于创造意义,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找到或者定义自身做某件事的终极目标,让其生活中所有的小目标都与最终目标保持一致。
试想着我把这个做完,就会有丰硕的果实带来,你便会全身心的临在当下。
03.做好眼前的小事。
心流的调整迫使自己做一件事不在那么“急功近利”,也懂得临在当下的去看每件事。
工匠到匠人的核心在于磨炼“心性”。
心性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表现,包括你所携带的“德”,工作修炼中的“忍”,还包括“能舍能得”中的悟性,方方面面都需要提高,而这一切的载体都在每一件小事中呈现。
世界著名实战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总结出人生的成功公式为:(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常常“眼光手低”,很多人认为自己看很多报告,文章方法论就觉得“自己会了”。
正所谓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也就是白话说:你没有做到就不是真正的知道,很多人把“懂得这个道理”当成“知”,把实践当成了“行”,所以就很难“知行合一”。
- 那么如何“知行合一”呢?
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做好每件小事,拒绝好高骛远。
我在工作的当中会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时间,刻意地要求自己“每天只做2-3件事”,除紧急事情可以插队外,均以此排序,这样,某个时刻大脑就不会出现“熵增”的情况。
例如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的:
别人眼中“不就做个PPT吗”“不就写份海报文案吗”“不就找份资料吗”这么容易的事情,还需要我做,交给你就好了。
做了5年leader,我从来都不会因为“任务的多”或“不是自身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而推脱给下属,反之若在能力范围内,我基本都会答应。
任何时刻,领导是最应该知行合一的人。
本质除了锻炼技能外,做小事在磨自身的心性,而且在实践中我也能找到不同的答案。
要知道,你所不愿意做而逃避的事,某个时刻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出现在自己身上,所以勇敢地接纳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做好小事,也是自身与别人建立信任的关键因素,领导交代你的任务,你都不能一次完成,需要返工多次,不妨换位思考下,“你的领导会是什么感受”?
重视自己工作的责任与价值是商业社交的基本准则,而这背后支撑的便是“把小事办好”。
04.钱只是努力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一个认知差在于“错把赚钱当目标”。
我曾经有位同事,在公司负责运营工作,每个月拿到的薪水并不高,经常听他抱怨“做运营又不赚钱,我计划要转岗做市场营销”。
过了几个月再次见到他,的确转岗成功,但依然听到他挂在嘴边那句话:“市场营销好像也不赚钱”。
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收入自然就会增长,很多人思维导向放在金钱上,就会忽略背后做事情的价值。
这就如同别人告诉你这块土壤下面有金子,只要深耕就能挖到。
可是你总挖一尺,看不到金子的影子就放弃了却还嘴上说“人要多尝试机会,做多样化选择”,于是换另外一个地方尝试。
在人生的追求中,赚钱不应该成为主要目的,金钱是附在“事情”上的一个产物。
试想下在现在这个时代,有没有一份工作,是你可以不看报酬就愿意付出行动的,我想应该很少有这种勇气的人了。
大家都习惯奔着金钱驱动的使命去行动,急于求成的我们似乎被物质包裹着无法自拔。
- 工匠精神的内核是什么?
为了一件事情能够做成,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克服种种困难,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去落地开花实现成就。
这就好比那些风口之上做短视频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一样。
在没有强大之前,都是默默地学习视频剪辑,平台规则,文案打磨技巧,拍摄手法等一点点积累而成,最后随着平台的扶持,才能在众人中崭露头角。
而那些无法成事的人,其实最后都输给了“小事”。
今天开始做这件事,半个月看不到任何收效,一股深深的挫败感袭来,最后只能放弃。
放弃之后换一件事重新开始,做了一段时间又放弃,周而复始,永远都在开始和放弃之间徘徊,看起来是做过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能做成。
虽金钱是基础保障,但处于发展上升中的年轻人,在我看来,如果发自内心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就应该把目标眼光发展“做事”上,而非赚钱层面,事成了,钱也就来了。
05.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我们常说: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显然这也是匠人之心的特征,什么是精神上的富足呢?我把它分为三层境界。
第一层属于骆驼,忍辱负重。
第二层是狮子,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
第三层是“婴儿状态”这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即活在当下。
这一切本质也是调整心态和*的过程,精神的富足会让人更有生命力,更愿意追求长久的目标,不会因为眼前的琐事而焦虑,也不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迷茫。
从事物层来说,精神富足与金钱,地位,职业并无很大关系。
但在东方认为,几者之间哪个更重要呢?
其实当中存在一定的阈值,当达到阈值以后,精神富裕相对重要,未到阈值之前,物质富裕相对重要。
多数人会因为没钱而满足不了物质需要,会因为职位不高嫉妒别人年轻有为,而这一切背后本是“*在作怪”。
作为普通人,怎么才能让自己精神富足呢?
1.享受工作
关注在工作中是否开心,是否有成就感和挑战性,能不能让自身学到东西,持续的进步,并为之感到满足,随时时间的拉长,变得增值。
2.找准想要什么
除了金钱外,有无自身想要的额外目标,比如学识,修养,才艺,找到它,并且为之去付出精力,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去读书
阅读不仅需要的是耐心且需多动脑,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规矩,每周花一定时间去读书,相信你会带来无穷的收获。
当然听书也是一种方式,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讲课,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
4.主动交谈
聊天虽是普通人相处最简单的一种沟通方式,但互联网时代,多数人已经放弃了线下沟通的习惯,你不妨每周固定找些优质的朋友约个下午茶。
5.打坐冥想
冥想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情,下班回家放下手机,关掉周围的一切,在沙发上冥想10-15分钟。
它不仅能够有意无意地启动元认知的能力,还能感知自己的曾经的情绪,某个瞬间的开心或悲伤在脑中闪现,让你在过程中去消化这一切。
同时在白天,也能让你在遇到他人情绪波动的时候,比以往更加的有冷静和淡定。
精神是内在的,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当你从平凡生活的点滴中发现不一样的感受时,各种丰富的情感也将充实你的内心。
写在最后:
简单的人生在于“临在当下”的每一刻。
人性本善,用最大的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和他人,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