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卷中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这首诗,个人以为注释在下帷、吟郢岸百亩蕙、采商崖三秀芝等处有误,且对颈联选择性地跳过,实在有失水准。
关于陆龟蒙的生平,百度都有,不必赘述;读懂这首诗,须查询皮日休的赠诗(前面的图文已有介绍),更要结合皮陆二人唱和的诗作,了解他们当时的生活、情志。
下面作下译述: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袭美兄,你身体抱恙,闭门休养,虽失违与我春日同上城楼醉饮、赏景的约定,
但想必你如董仲舒书斋下帷,目不窥园,专心作遍未作之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我因为崇慕屈原那样修养高洁的品德,
也欲效仿商山四皓采芝疗饥,归隐山林。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外出游赏时,我如野鹤般闲散,只愿“栖笼”宽松,无拘无束,(这读解不知当否?)
施饭给山僧时,我一定特意炊煮斋饭,以示虔诚,修善祈福。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只希望袭美兄的眼疾能早日痊愈,
届时定然江花满枝,春光无限,我们再同游共赏吧!
而就全诗所表达的情感,我以为有如下层面:
1.首联:表达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2.颔联:用典,表明自己崇慕屈原那样修养高洁的品德与志节,愿效仿商山四皓采芝疗饥,归隐山林的态度与愿望。3.颈联:表达对自己闲散江湖无拘无碍的自得以及敬僧礼佛、修善祈福的虔诚。4.尾联: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战胜病恙的信心与关切,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关于注释,有几点要明确:
- 下帷,用董仲舒典故,因皮日休与董仲舒都做过太常博士,故借用其典,但并非强调教书,而是取其下帷精修,三年不窥园的专精之意。
- 吟郢岸百亩蕙,除比喻培养人才外,还有修养美德之意。辛弃疾《水调歌头》:“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即是修养美德之意。香草的意涵本就如此。
- 采商崖三秀芝:商崖,即商山,在陕西。这里用典,取秦末汉初四位年近八旬的隐士——商山四皓,他们为避秦祸(焚书坑儒),相约隐于商山,采紫芝充饥,并作《紫芝歌》以明归隐之志向。
- 三秀芝:三秀为芝、兰、梅,隐士所宗。与百亩构成对仗而已,重在指三秀中的芝,强化商山四皓的典故。
- 颈联:难解,也无注释。很明显,这里因为律诗对仗、平仄、黏连的要求,在词序上做了调整,应理解为——野鹤所栖之笼应使织宽,施给山僧之饭定教炊别。
- 野鹤为比喻,鹤居林野,性孤高,故野鹤常喻隐士。
- 饭僧,是唐朝时盛行礼佛的传统,迷信有修善祈福之意,要虔诚,居所要洁净,食物要特制,在唐代文人间比较崇尚。
如:
《饭僧》 (唐)王建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
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
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王维《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礼佛虔诚,既是当时佛教发达时的世俗传统,渐成为文人高雅的风尚,也体现诗人出世的心声。平时的隐居生活中,他善烹甫里鸭,钓鲈鱼吃,都有*生之嫌,饭僧时必然要别炊素洁之餐。
- 以沈约喻皮日休,既夸赞皮之文才,又借用沈约重瞳之事,暗指皮之目疾,为友人讳,极为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