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及译文,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7:04:35

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及译文,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1)

初次,读到姜夔的扬州慢,只记住了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因为以前听过许嵩有一首歌里面的歌词“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所以对这句首印象较深。后来看了一个讲述姜夔的一生的视频,才有了对之前读完一知半解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再读一遍的兴趣。查阅了一些资料,把之前不知道的东西弄懂了,并稍作记录了。

首先《扬州慢》是一个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此调正是姜夔所创制。后来也有其他的人使用。

作者姜夔,生于南宋饶州鄱阳,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擅长诗词,书法,精通音律,是个艺术全才。虽才华横溢,但却屡试不第,一生辗转江湖,四方游历。又一个怀才不遇,未能实现自己抱负,让人叹息的一个人物。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个自媒体号叫“东兴苟十三”的作者,他的视频讲述一些历史人物的,讲述的都特别的好,里面就有讲“姜夔”的,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小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及译文,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2)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译文:淳熙年丙申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淳熙”是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丙申”是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丙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3个,算下来是1176年,既淳熙三年。

“至日”可指夏至或冬至,根据后文判断,这里至日指的是冬至。“予”古文中有表示“我”的意思,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维扬”指的是南宋的扬州城。

我简单的理解:“这天,经过扬州”。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译文: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野麦。

“霁”雨雪刚停,天放晴的意思。“弥望”表达充满视野,“弥”是满的意思,满眼望过去都是。

我简单的理解:“昨夜的雪停了,扬州城远远望去,长满一堆野草”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译文:进入扬州城,看见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顾”有看读意思,“四顾”就是环视四周。“戍角”指的是驻防士兵的号角。

我简单的理解:“进到城中,看见到处都很萧条,看见河水都是绿色的(有时侯看到一潭死水的小池塘,时间久了水都变成绿色,死气沉沉的样子)。天开始变黑,城中响起号角,号角声本身听起来就比较沉重,再加上周围的景物,读的时候感受到一丝凄厉。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译文: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千岩老人“指的是南宋诗人萧德藻。他很是欣赏姜夔,把他的侄女许配给了姜夔。

“黍离“是《诗经》里面的一首《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就是出自黍离。它的创作背景是,诗人行至西周旧都,见宗庙宫室遗址。只有绿油油的黍在盛长,不见昔日繁华,心中悲凉忧伤。此首《扬州慢·淮左名都》亦有相同之处,作者姜夔路过扬州,见此城今昔遭战乱而变得残败,抒发内心的哀感。

我的简单理解:“悲不悲凉”读了下面的正文才知道。

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及译文,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3)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译文:扬州城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旅游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城我解鞍下马作停留一会儿。

“淮左”宋在苏北和皖北(江淮及沿淮地区)分别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淮南西路称淮右,而扬州城处于淮南东路。

“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句诗化出。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曰竹西亭,或称歌吹亭。作者姜夔用现今杨州城与唐朝诗人杜牧所写的扬州城对比。

“解鞍少驻初程”中“少驻”是短暂停留,“初程”是初段旅程。

我的简单理解:“到了扬州城,停下来看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春风十里”,杜牧有诗《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里描写的扬州城十里长街有歌楼舞榭,有珠帘翠幕,还有佳人,描写了扬州昔日的繁华,而如却只剩下青青的荞麦,人烟稀少的迹象。

我的简单理解:“走过的,看到的只有荞麦,其他别的没有。”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译文: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胡马”指的是金兵。金兵两次劫掠了扬州,烧*抢夺,才使得这曾经繁华的扬州城,几乎成为萧条的荒城。连废池和乔木都不想提起那场战争,更何况是人呢?这拟人手法,更加深了这战争对这座城所带来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的哀伤之情。

我的简单理解:“战争之后,看见残败的迹象,觉得连一草一物,都会痛恨那场战争,更何况人,都不愿再提起。”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译文: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黄昏,号角声在空城回荡,没有人间烟火的气息,这样的号角声显得异常的凄厉。

我的简单理解:“能像想出的一幅凄冷画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及译文,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4)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译文: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杜牧,晚唐诗人。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提乌江亭》等,还有高中课本里的《阿房宫赋》,也是他写的。他居住在扬州时,也写下不少传送千古的佳句名篇。文中“俊赏”的意思是卓越的鉴赏能力。“算”在文言文中有料想的意思,料想杜牧今天再来扬州城看到此时此景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我的简单理解:“曾经见证过扬州繁华的杜牧,如果现在看见此时的扬州城,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译文: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豆蔻工词”,杜牧《赠别》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青楼梦好”,杜牧在《遣怀》写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即便拥他有卓越鉴赏能力,能写出以上如此的绝句,看到现今的惨败扬州城,恐怕也难以用文字言语表达出此时的心情吧。

我的简单理解:“姜夔觉得,在对比下的这种落差之大,出现的惋惜悲伤之情,即使杜牧有再高的言辞艺术也恐怕难以言表吧。”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译文: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的是扬州歌妓在桥上吹箫,流连作乐的画面。而如今桥仍然在,只剩下桥下水波荡漾,冷月和寂寥,一个凄冷的画面。

“波心”是水中央的意思。

“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有二十四座桥,另一种说是桥名字。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能明白姜夔在此处写的这种鲜明对比,这种物是人非的悲凉。

我的简单理解:“旧景依然,但繁华不再,只剩凄冷的场景在。”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桥边的红芍药,想已无人赏识,它不知道每年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念“古文中有思量、考虑的意思。”红药“是红色的芍药花。

我的简单理解:“想那桥边的红芍药,它知道每年都是为谁而开的吗?”仿佛觉得这些花再做无用的功夫,因为已经没人来欣赏了。

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及译文,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5)

读完之后,就只有感叹,要才华多到溢出来,才能写出这样的诗词么?真是令人佩服。短短的几句词,能涵盖了这么多的内容,所抒发出来的情感,令读者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得到。我想如果是能听到他在古代时候所谱成的曲,想必所感受到的情绪更甚。

限于本人文化程度有限,词穷,无法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就写到这里吧!

不知道你读完会有什么感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