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解析:
《大林寺桃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唐朝诗王,白居易所作。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皆耳熟能详。
对这首诗的解读,更是浩如烟海。但大多不出两类:一类从海拔高度,解释桃花,何以背时开放。一类说诗人官场失利,寻求世外桃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渲泄。
但较少从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解悟这首诗。其实,诗人是要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下面我们逐字逐句地解读此诗。
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我不做文字翻译,大家自解。我们要深解文字背后的真实义。如果只停留在文字表义的思考,犹如水上浮萍,永远不达内涵。
如果,你读过佛经,你会被佛陀许多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弄得晕头转向。诸如:佛讲法49年,临涅槃之时,他却说没有讲过一个字,对也好,错也好,与他(指佛性)毫无关系。
但他同时又说,我说的一切法,都是举臂指月的手指,目的是让你顺着手指的方向,找到那个真月。如果,你把手指当月,不仅见不到月明之性,连手指的功用也丧失了。佛说的这个真月,就是他已亲证悟的佛性,这个佛性人人具足,所以又称为自性,自己本有之性,它不随身体的老死而断灭,它永恒存在,认证了它,我们就不会惧怕老死,人生将充满更加积极的的意义。
因此,要理解诗人这一句的真实义,就不能只作文字翻译。
人间四月芳菲尽。明写人间桃花,从初芽萌动,到含苞待放,再到盛妝怒放,直至衰极败落,中间大约经历四个月的时间。实际影射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的全过程。
人间,此世做人期间。
四月,时间概念,比喻人的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亦指生老病死全过程。
芳菲,代指桃花,泛指百花,暗喻一切众生。
尽,消尽,指世界万物,包括有情众生,身体终将消亡。
纵观世间万物,一切有形体的众生,终将离开这个人世间,细思极恐,而又无可奈何!这是作者发出的由衷感叹。这也正是下文长恨之因。
山寺桃花始盛开。
正当世间百花凋谢,难以寻觅之际,在山寺的那一边,却又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观。暗喻一切生命,虽然,形体坏灭,但有一个不生灭的东西,只要因缘成熟,随时又会出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山寺,大林寺,泛指远离世俗,追求人生真实境界的场所。
桃花,百花之代表,万物之代表,乃至众生之代表。
始盛开,又重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句告诉我们:一期生命的终结,并不代表生命活力的断灭。因缘具足时,会重新焕发生机,佛陀认为那个生发之源,就是佛性。圣人们笃定一生,苦苦寻觅的就是它。
第二句:长恨春归无觅处
此句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看桃花从盛开到凋谢这一短暂的生物现象,引发作者对人生最终归宿的深沉思考。
长恨,长时间,穷思细想:万物生灭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切生灭变化,最终的依止,到底是谁?这些问题长期困绕着诗人,并由此产生的苦恼一直无法排解。
春归,桃花的归处,泛指万物的归止处。
无觅处,万物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一直无法找到。
最后一句: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知,久寻不得,忽刹然悟得,一种法喜充满的状态。
转入,最终的归依处。
此中来,即寺中来。山寺,是僧侣讲法修行之处,也是见证佛性的启导处。通过僧宝的传法教导,最终能让人见证佛性。原来,万物的生死变化,皆依止于无生天灭的佛性。
此句抒写自己最终从佛法处,找到了那个一直困扰自己,又无法排解的人生难题,法喜充满,无以言表。
从"长恨春归无觅处"这一句来看,决不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见景生情,即兴而作的山水诗,而是对生命现象的终极探索。
因为,这首诗始终在写桃花,寓意非常深刻,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官场失利,而消极的寻求一种世外桃源式的解脱。实在是没有深解,"长恨春归无觅处"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