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古诗词诵读⑤《江上渔者》笔记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爱味道鲜美的鲈鱼和渔民捕鱼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出没于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和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之意。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
主要作品:《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御街行·秋日怀旧》《严先生祠堂记》等。
写作背景:
范仲淹是江苏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于渔民的生活很了解。一天,他在江边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了此诗。
注释:
但: 单单,只是。爱: 喜欢。
鲈鱼: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 你。
一叶舟: 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 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译文:
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爱鲈鱼鲜美的味道。可渔民们的一叶小舟,为了捕鱼而在风浪中出没。
赏析: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将人们的视线由江岸引到江面,指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本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吃鱼人和捕鱼者进行对比。“江上”和“风波”,“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渔民的艰辛。
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拓展: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
陶者: 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 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 没有一片瓦。
鳞鳞: 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大厦:高大的屋子。
译文:
烧瓦的人挖尽自己的门前土,自己的住屋却无片瓦遮风挡雨。
达官贵人锦衣玉食,十指不沾土,却居住在高楼大厦
赏析:
作者通过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刻画出一位饱尝生活艰辛却缺衣少食的陶瓦者形象。
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