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赫赫有名的两位大诗人骆宾王与李商隐同样在人生走入低谷的时候,不但以同一物暗喻自己的当时的境遇。而且都是写的五言律诗《咏蝉》,唯一不同点是创作环境有别,骆宾王在狱中所作,而李商隐在旅途所题。两首诗写的含蓄委婉,比喻精妙。托物言志,寓意深远同为咏物佳作名篇,真可谓平分秋色,难分伯仲,头条诗友们,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评论留言。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①,南冠客思深②。
不堪玄鬓影③,来对白头吟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⑥?
【注释】
①西陆:借指秋天。②南冠:在此作囚徒解。③玄鬓:魏宫人莫琼树所制蝉鬓,飘渺犹如蝉翼。⑤白头吟:汉司马相如发迹后对卓文君爱情不够专一,文君遂作《白头吟》赠予相如,其诗"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成为名句,作者化此典用以比喻自己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被辜负,而且被蒙冤入狱,生死难料。⑥予:古人自称为我的意思。
【简析】
本诗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遭人陷害,被唐王朝冷落,贬黜入狱后的悲愤心情。首联以蝉声开篇解题,描写暮秋冬至,听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蝉之凄凉鸣声。身陷囹圄的诗人不禁感怀、伤心。此联对仗极工,音律优美,文笔高妙,直奔诗题。颔联用"不堪″与"来对″互为呼应,写出诗人由蝉的现状联想到自身的处境几乎大因而小异。由此而激发了对当时昏黯朝廷的不满之意和无奈之情。"白头吟″本意是对爱情专一的代名词,而诗人借它来表示对大唐的忠心不二。可尽管如此,却仕途不顺屡遭贬黜诗人眼见自己白发早生,同窗外的秋蝉"玄鬓″一样境遇,顿时百感交集,痛彻心扉。抑郁之情油然而生,难以言表。
颈联看是写蝉,其实也是在写自己,托物咏志。把自己历年的所遇所感,一切坎坷人生合盘托出。本联用了多种比喻,"露重、风多″是说周围事物环境恶劣,不尽如人意。也借指自己当时狱中处境。"飞难进″一语双关妙用,明上是说秋蝉在此恶劣环境下无所作为了,只能是空鸣而已。暗中隐喻诗人在官场上难有晋升施展抱负的机会了。"响易沉″是说自己在朝堂上提出的主张建议不但得不到赏识响应,而且屡遭打压,沦为囚徒,可叹可悲。尾联设问点明自己内心观点,我纵然拥有蝉的高洁品质,又有何用呢?还不是在狱中呆着呢,与外边那苦鸣的秋蝉不是同病相伶吗?谁又能明白我的一颗赤子之心呢?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①。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②,故园芜已平③。
烦君最相警④,我亦举家清。
【注释】
①首联:古时人们认为蝉是餐风饮露的小动物,故诗人才说它虽然栖身于高树,却难得一饱。那你尽管有再多的怨恨之声也是白搭枉费心力而已。②薄宦:官卑职微。极犹泛: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就好比那树梗漂浮在水面一样,没有定所。③芜:荒草。④君:拟人化,指蝉。
【简评】
蝉啊你住在高高的大树上,本来就腹中难以充实。却为什么还要整日费尽气力心思长鸣不止呢?长长夏日里,你一直不分昼夜,直到五更时分,累得你声嘶力竭,气若游丝,你又能改变什么现状呢?不说别的事物,就连你依赖栖身的大树也依然是那么青翠如初,丝毫没有对你起一点怜悯之心,没有半点情份给你留下。你又何必自作多情呢?作者笔下对蝉的这些生动叙述,实际则是对本人当时处境和生活刻画。这里蝉的哀鸣正好像诗人在困境中无奈的痛苦*。当然那毫不动情的高大树木正比喻当时冷漠的世情,唐王朝的麻木不仁。也可以双关语解释。尾联是作者对蝉的警言寄语,虽然如此,还是要谢谢你的鸣声对我的警示。以后还要继续劳烦你常常用鸣声来提醒鞭策我,其实我与你是一样的,我也是洁身自好,世代举家清贫廉洁的。我俩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