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默写,留侯论原文及翻译带拼音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06:51:28

2024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绿”的含义

对应的古诗文

本义: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

(1) “客路青山外, ”,“绿”体现了长江江水的碧绿。(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绿”体现了刘禹锡陋室的环境清幽。(刘禹锡《陋室铭》“”

(3)“春冬之时, ”,“绿”体现了长江水的清秀。(郦道元《三峡》)

(4)“ ,千丈见底”,“碧”体现了富春江水的清澈。(吴均《与朱元思书》)

(5)“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体现了颍州西湖的旖旎风光。(欧阳修《采桑子》)

引申义:生命之色,象征旺盛的生命力。

(6)“ , ” ,“绿”尽显西湖春天的勃勃生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青”尽显泰山山势的连绵不断。(杜甫《望岳》)

(8)“庭中有奇树, ”,“绿”尽显树之生机,春意盎然。(《古诗十九首》)

(1)行舟绿水前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水皆缥碧 (5)绿水逶迤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8)绿叶发华滋

2.在诗词大会上,一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

出了 A 线索,请从赏析诗句的角度再编写一条 B 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2分)

A.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成名作《黄鹤楼》。

B.

示例: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了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时间记录 的脚步,岁月 juān kè 奋斗的足迹。三年的如歌岁月 ,离别与伤感油然而生。面对老师、父母的殷殷期待,同学们有的夯实基础、弥补不足;有的深钻细研,向老师虚心请教……用砥砺奋进的青春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当然,备考的紧张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动力越来越浓。这就是青春的模样。

青春的我们还要向榜样学习。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有闻一多 qiè ér bù shě 、潜心钻研典籍,面对反动派的诬蔑拍案而起;有抗疫卫士逆行出征,挺身而出;有成边战士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有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呕心沥血……青春的我们,要聆听时代回音,时代精神。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 juān kè( )(2) jū gōng jìn cuì( )(3) qiè ér bù shě ( )

(1)镌刻(2)鞠躬尽瘁(3)锲而不舍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坚定 稍纵即逝 发扬 B.坚决 转瞬即逝 弘扬

C.坚定 转瞬即逝 弘扬 D.坚决 稍纵即逝 发扬

C 。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备考的紧张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动力越来越高。

B.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浓。

C.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D.备考的紧张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情绪越来越浓。

C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11月7日18时51分,王亚平走出空间站,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太空是一个微重力环境,女性体内有较高的雌激素,一些微量元素如镁的代谢也比男性好,而铁的含量较低,因此不易出现铁中毒、血栓、血管痉挛、心律失常等症状。在太空探索领域,女性出舱将获得更全面、更可靠和更实用的科学证据。可以说没有女性参与载人航天,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是不完整的。王亚平迈出的这一步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更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女性力量。

材料二:"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她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冲在最前线,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她们的希望和梦想。

6.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示例:王亚平出舱,彰显女性力量

7.请根据材料二,仿照所给例句再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王亚平飒爽的身姿划过苍穹,她如飞天仙女,缥缈的太空因这样的女性而璀璨;李兰娟奔波的身影驱赶病魔,她如白衣天使,慌乱的人们因这样的女性而平静; , 。

示例:

张桂梅瘦弱的身躯托起梦想,她如坚固人梯,贫瘠的山区因这样的女性而丰盈。

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完成8~9题。(6分)

8.任务一:"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阅读《西游记》。请你梳理孙悟空四个成长阶段的主要事件,与其名号相对应。(2分)

阶段

事件

名号

天性烂漫的顽猴

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成为众猴之王。

(1)

坚毅勤勉的学徒

历尽艰辛,辛苦求学,于菩提祖师处习得本事。

孙悟空

叛逆反抗的斗士

(2)

齐天大圣

为民造福的英雄

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

孙行者

(1)美猴王 (2)大闹天宫率性而为,挑战天庭权威。

9.任务二:下面是教室一体机大屏展示的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相关名著。请你从中任选一句感言,联系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4分)

阅读感言

相关名著

A.因为他,黑暗的世界亦有微光显现。

B.因为他,生活的苦难便成了垫脚石。

C.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

《骆驼祥子》

《红星照耀中国》

《朝花夕拾》

示例:“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对他关心有加,要求严格;帮助他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督促他不断进步。鲁迅回国后,每当想要偷懒时,看到藤野先生的相片,便会警醒并继续工作。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勉励与教诲,成为鲁迅前行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示例:"因为他,黑暗的世界亦有微光显现。"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骆驼祥子》。祥子的第一辆车被官兵抢走后,感觉世界一片黑暗。后来,曹先生出现了,他给憨厚老实的祥子很多帮助,对待祥子慷慨大方,友好和善。如让祥子拉包月,祥子拉车时不小心把他摔伤,如让祥子拉包月,祥子拉车时不小心把他摔伤,他也不责怪。曹先生使祥子的苦难生活出现了微光。(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困于心,衡于虑(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1)选拔、任用 (2)同“横”, 梗塞、不顺 (3)了解、明白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2分)

(2)(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2分)

【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苏轼《留侯论》,有删改)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予谓菊 B.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所以动心忍性

C.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实是欲界之仙都 D.见于词色/征于色,发于声

D 。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14.小东和小莞正在讨论【甲】【乙】两文的论证思路,请阅读【甲】【乙】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东:两文都论述了(1) ,但论证思路有所不同。

小莞:是的。【甲】文先列举了(2) ,论述了(3) 的观点,再从正反两方面论述逆境对成才的作用,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而【乙】文的论证思路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能处变不惊,懂得忍耐,再(4) 。

(1)成就大业者所应具备的条件(1分)(2)六个名人的事例(1分)

(3)人需要经历磨难才能担当大任(1分)(4)列举了高祖和项羽的事例,论述高祖胜于项羽,是因为他懂得忍耐。(1分)

参考译文:

【乙】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时毫不惊慌,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怀有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轻易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性情,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材料一:①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

②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③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④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

⑤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⑥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

⑦“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

⑧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

(选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删改)

材料二: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材料三: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意义,寄托思念的也不止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

(选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有删改)

1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都可以称为"意象"。

B.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

C.诗人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想要表达的意境。

D.诗中能表现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不用意象也具有艺术性。

A 。

16.请根据材料一,解释什么叫“立象以尽意”。余光中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来表达乡愁,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意象呢?请列举两个。(3分)

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1分)。意象:月亮、大雁、客船、笛声、梧桐、家书等(2分,不限于答案中的意象,答对1个得1分)。

17.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为小文解答疑惑。(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文:《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很多,作者是怎样借助这些意象来营造意境的呢?请给我讲讲吧。

你: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有机组合起来(1分),"象"看似孤立,但"意"却有联系,让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的情景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勾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1分),情调哀愁,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情景交融中营造出凄凉悲苦的意境(1分),抒发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1分)。(结合材料的"意"和"象"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十五个冬笋

李学文

①隆冬的赣南南北部山区白雪皑皑,滴水成冰。红军长征后,留守在汶里牵制敌人的红军被搜剿的敌人重创。四名战士满身血污地从阵地上爬下来,在雪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路。他们耗尽全力,终于爬到了两里外老猎户老杨的门口。

②老杨独居深山,他开门一看,是四名受伤的红军战士,一人左手骨折,三人腿部中弹,其中一人已经昏迷,看样子快不行了。老杨站在门口愣了一会儿,然后赶紧把他们扶进屋里。

③老杨常年在外打猎,练就了治疗骨伤枪伤的好医术。他很快把战士的断手固定,又给三名腿部中弹的战士取出了子弹。那个手折了的战士说:“大爷,我们已经三天粒米未进了,你能给我们一点吃的吗?”

④大雪封山,老杨昨天其实已经断炊了,家里只剩下半边兔子肉,他原本想靠它挺过大雪封山期。⑤老杨没多想,就把半边兔子肉剁了一半炖了。肉熟了,他只为三名清醒的战士端去了肉和汤。三名战士满腹狐疑地看着老杨,其中一个说:"怎么没给昏迷的兄弟端一碗?"老杨长叹一口气,说:“他这样子已经吃不了东西了。”手折了的战士不信,想掰开昏迷战士的嘴给他喂,确实一点也灌不进去。

⑥战士们饿极了,两餐就把半边兔子肉吃完了。实在没吃的了,老杨就扒开雪,挖屋檐前的草根煮汤喝。又挨过了两天,最后连屋檐前的草根也挖没了。

⑦为了弄吃的,手折了的战士提议,让老杨带他上山挖冬笋。老杨不同意,说大雪封山,上山挖笋十分危险。两名有腿伤的战士也不同意。手折了的战士说:"不上山挖笋,五个人都会饿死。"无奈,老杨只好带着他冒雪上山。

⑧两人在齐膝深的雪中走着,每走一段山路,就做个记号。到了竹林地,他们大半天才挖了一竹篮冬笋。返回时,大雪已把记号覆盖,两人凭感觉在雪海中前行。突然,手折了的战士一脚踩空,掉进了深涧。

⑨见只有老杨一人回来,一名有腿伤的战士问:“那位兄弟呢?”

⑩老杨悲戚地说:“掉进深涧牺牲了。”两名战士听了,一脸惊愕。

⑪看似满满一竹篮的冬笋,实际只有十五个,剥壳后可食用的部分很少。老杨预计十五天后大雪能停,他要用这十五个冬笋帮大家度过大雪封山期。

⑫老杨煮好笋汤,端到两名战士手中,但两人都不肯喝。老杨明白,自己没给那名昏迷的战士喂兔肉汤,特别是手折了的战士掉进深涧牺牲后,他俩就生了戒心。老杨当着两人的面,一仰脖把冬笋汤喝了个精光,又把碗底的几小块笋片放入嘴里。两名战士见老杨喝了笋汤,吃着笋片,就跟着喝了。

⑬喝完笋汤,两名有腿伤的战士让老杨给昏迷的战士喂汤。老杨摇摇头,说:“他一直昏迷,汤喂不进去,洒了可惜啊……”其中一名有腿伤的战士愠怒地看了看老杨,自己端着汤艰难地爬到昏迷的战士跟前。老杨把汤夺下来,说:“留着这碗汤,还能对付一个人的饥饿!”另一名战士一看,愤怒地拉动了枪栓。

⑭那个爬过去的战士又把笋汤夺回来,然后掰开昏迷战士的嘴,可像之前一样,怎么也喂不进。老杨说:“孩子呀,别看他现在还有心跳,他应该是快不行了。”

⑮爬过去的战士听了,冲老杨吼道:“你这是谋*!”

⑯老杨缓口气说:“孩子呀,我们只有十五个冬笋,按往年的天气,至少还有十五天的封山期,节约一个人的食物,我们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⑰爬过去的战士气愤地把碗摔了个粉碎,怒道:“你竟然还敢这样说,难道不怕死吗?”

⑱“我说的是实话,他挺不过这几天了!”

⑲拉枪栓的战士怒喝道:“别说了,小心我毙了你!”

⑳老杨也来了气,又心疼又委屈地说:“难道我真的不想给他吃吗?他是我的亲生儿子呀……”

㉑两名战士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问:“他是你儿子?”

㉒老杨抚摸着儿子,说:“你们来的那天,我就认出了他。他参加红军时还是个娃娃,四年时间,长得像个汉子了。”老杨老泪纵横。

㉓两名战士紧紧地抱住了老杨。

㉔四天后,老杨的儿子没了心跳,老杨抹着泪,把他埋在了屋后面。

㉕就这样,老杨用仅有的十五个冬笋,终于让自己和两名战士挺过了大雪封山期。两名战士归队时,紧紧抱着老杨,同时叫了一声:“老爹……”

(选自《2022中国精短小说年选》有删改)

班级准备把《十五个冬笋》这篇小说改编成戏剧演出,请你来当导演,帮忙完成18~21题。

18.冲突是戏剧的基本要素之一。小说中老杨和几位战士出现过三次矛盾冲突,请你补充完整。(2分)

(1)冲突一:老杨不喂昏迷的战士喝兔肉汤,战士们坚持喂他喝。

(2)冲突二:

(3)冲突三:

(2)手折的战士提议让老杨带他上山挖冬笋,老杨不同意。(1分)

(3)战士让老杨给昏迷的战士喂汤,老杨拒绝,战士拉动枪栓。(1分)

19.为了让演员更好地把握角色,请你根据下面的题目,指导演员们悟戏。(4分)

(1)老杨的扮演者不知道用怎样的语气说下面这句话,请你指导,并说明理由。(2分)

“我说的是实话,他挺不过这几天了!”

低沉、伤心欲绝而又无可奈何(1分)。因为一直昏迷不醒的战士是老杨的儿子,老杨看着儿子重伤昏迷却又无能为力(1分)。

(2)请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写出人物的内心情感。(2分)

两名战士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问:“他是你儿子?”

这里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表现出两名战士对老杨宁可舍弃自己儿子的生命也要救助他们的行为感到非常震惊。(2分)

20. 小东不太能理解选文标题"十五个冬笋"的作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解答他的疑惑。(3分)

①"十五个冬笋"是全文的线索,串起小说的许多情节,使文章节奏紧凑合理;②有助于塑造出老杨舍亲人救红军战士这一无私大爱的人物形象;③"十五个冬笋"是军民同心的见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答出一点得1分)

21.有人认为“此小说通过反转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请参考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选文"反转"的情节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5分)

【链接材料】反转是小说或戏剧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往往用出乎意料的情节以及与剧情发展大相径庭的故事结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本文的“反转”体现在老杨一直不同意喂食物给昏迷的战士,而这个昏迷的战士竟然是老杨的儿子(1分)。作者这样创作是为了赞美老杨(1分),老杨牺牲自己的儿子,把仅有的食物给了能够活下来的战士,颂扬了老杨无私大爱、顾全大局的光辉形象(2分)。“老杨”是那段难忘岁月中的普通一员,代表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与奉献(1分)。

三、作文(50分)

22.或许你正吹着南越王吹过的风,走着张九龄走过的路,读着梁启超写过的《少年中国说》……你不想拿起你的笔,写一写你熟悉的岭南山水,你深爱的南粤风韵,还有那些名垂千古的南粤人物吗?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任务一:讲好南粤故事﹣﹣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务实进取、创新拼搏,这些岭南文化的美好品格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请你以“ 的故事”为题,从上述品格中选择一个填入空白处,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故事。

任务二:畅游南粤名胜----请选择一处你在广东范围内游览过的山水风光或人文胜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或说明文。

任务三:畅想南粤未来----凭借想象,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化身为龙,可以飞越南粤,见证过去未来。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一条祥龙的奇幻之旅”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要求:(1)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