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练习题答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10:17:06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不足以妻子 畜:养活 B.明君民之产

制:限制

C.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耽误

D.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统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3.选出下列加点的“是”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B.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4.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①为长者折枝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①盖亦反其本矣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①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①愿夫子辅吾志 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何择焉

6.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C.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D.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则一羽不举 ②舆薪不见

③构怨诸侯 ④天下可运

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9.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词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B.否,吾何快于,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俯足以畜妻子

D.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11.“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牛何之 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④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⑤未之有也 ⑥莫之能御也 ⑦王之不王

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⑥/④/⑤/⑦

12.下列对《齐桓晋文之事》一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以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不能做与不去做的根本区别。

B.孟子指出了齐宣王要想治理好国家,需要有善于推恩之心。

C.孟子善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不见舆薪,挟泰山超北海,缘木求鱼等,均是事例论证。

D.孟子在文中不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

二、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         

(2)《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三、问答题

14.“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的目的何在?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练习题答案(1)

15.读了《齐桓晋文之事》后,你认为齐宣王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孟子的政治主张又是什么?

四、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这句话是说规矩既有(  ),也有规范性。既然(  )了规矩,便要有规范。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以规范的形式书写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共识。书写汉字,除了有形,,这样才能形神兼备,这也是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特点。但在信息化时代,,认为只要会写汉字,笔画顺序错误、书写随意,并无大碍。殊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忽视了汉字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独特文化魅力,行不具,则神必失。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汉宇的“形”赋予其“神”更深厚的意蕴,因此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如果对每个汉字寻根溯源,其中的笔画都有示意,表形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形义关系。因此,书写规范对识字、读文、释意这一认知系列而言非常重要。汉字本身就是天地万物变化莫测的(  )。汉字形体犹如自然物象,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正有斜,有断有连,有高有低……我们不可断章取义,破形断字。

16.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实用性 竖立 历久弥新 观照

B.工具性 竖立 经久不衰 观照

C.工具性 树立 历久弥新 写照

D.实用性 树立 经久不衰 写照

17.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

B.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C.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书写汉字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又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D.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人者也。如有不嗜*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见梁襄王》)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B.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第一个用俑封*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

D.孝弟,孝,指还报父母的爱;弟,同“悌”,指敬爱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21.下列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归顺,就能天下无敌。

C.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从文段二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没有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②如有不嗜*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23.本文中“*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齐桓晋文之事

【解析】【分析】B项,制,规定。句意:贤明的君主规定百姓的产业。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的语境意义,可以先从字形(形旁表意)入手,其次是分析语境搭配,进而判断实词的词性作用,是带双宾语的动词还是使动词还是普通及物动词等等。

2.【答案】C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
A项,句意为: 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B项,句意为: 五十岁以上的人能够(可以)穿丝绸了。 衣:名词作动词,穿。
C项,句意为: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D项,句意为: (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刑: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3.【答案】A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
A项,句意为:折纸是上文的为长者折枝,也就是说是很简单的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之所以没有称王是不愿意,而不是不能.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B项,句意为: 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是”作指代词“这”讲。
C项,句意为: 用胳膊挟持着泰山去跨越北海,不是不去做,而是根本没有能力做到。“是”作指代词“这”讲。
D项,句意为: 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是”作指代词“这”讲。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
A项,①句意为: 为长者折树枝。引申义较多。后比喻为长者效劳。 “枝”同“肢”,肢体;②句意为: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颁”同“斑”。
B项,①句意为: 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 “盖”同“盍”,何不;②句意为: (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C项,①句意为: 还是因为好看的颜色用眼看不够。 “采”同“彩”;②句意为: 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罔”同“网”。
D项,①句意为: 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 无通假字;②句意为: 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涂”同“途”,道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通假设题。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

5.【答案】D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句意为: 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的连词。
B项,句意为: 不,我为什麽这样做心里才痛快呢?我只不过想实现我心里的最大愿望埃 。古义:两个词。于,对;是,代词,这。今义:连词,表示承接。
C项,句意为: 下能养活妻子儿女。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D项, 句意为:那牛或羊都是一样的,又有什么选择的必要呢?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要求。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而古汉语的一个词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6.【答案】D

【知识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A 项,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分析正确;
B项, 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分析正确;
C项, 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分析正确;
D项,本句是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分析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般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7.【答案】D

【知识点】语句连贯(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
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项。
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应区别于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两项中作选择。
④①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

8.【答案】D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
①②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③于:连词,与,和。④于:介词,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积累,尤其是常见虚词的用法要多积累。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9.【答案】D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D项,古今都是“超过一般人”的意思。
A项,古:中原地区。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B项,古: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今:连词,表示承接。
C项,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古汉语中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因其演变情形不同,故古今意义上存在差别。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好词语所在的句子语境进行理解。

10.【答案】B

【知识点】概括分析;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B.“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理解错误,应为在“养”的基础上有“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关键在于平时认真读书,把老师讲的记好、记牢,考试时谨慎判断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积累,尤其是常见虚词的用法要多积累。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①③④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往、到;⑤⑥代词;⑦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12.【答案】C

【知识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项,“均是事例论证”错误。应该是比喻论证。“不见舆薪”比喻齐宣王能行仁政而不行;“挟泰山超北海”比喻“不能”;用“缘木求鱼”为喻,说明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3.【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谨、庠序、孝悌、寡、御、邦、宅、桑。

故答案为: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⑵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⑶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点评】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14.【答案】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管文之事,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

【知识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可以这样问,“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此类问题,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这句话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我们知道,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齐宣王和孟子谈论齐桓、晋文之事,就是想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

故答案为: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管文之事,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15.【答案】齐宣王主张实行“霸道”,以武力征服天下;孟子主张是实行“王道”施行仁政,保民而王。

【知识点】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人物主张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需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你认为齐宣王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孟子的政治主张又是什么?然后回到文章中去,浏览全文,梳理文章结构,以人物为转移,圈定答题区间,提炼关键词,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概括齐宣王和孟子的政治主张。

由“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可知,齐宣王的政治主张是实行“霸道”,以武力征服天下。

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可知,孟子的政治主张是实行“王道”,施行“仁政”,“保民而王”。

故答案为:齐宣王主张实行“霸道”,以武力征服天下;孟子主张是实行“王道”施行仁政,保民而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答案】16.C

17.D

18.①还应有神;②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③规范汉字书写很重要

【知识点】语句连贯(排序);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 本题考查语意表达连贯这个考点。要补充完整所缺失的句子,关键在于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才能推断划横线的地方需要怎样的表述才能将上下文连接起来。另外注意字数的要求。

16.第一空,“实用性”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特性。“工具性”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第一空所在的句子是对前一句孟子的话的解释。“规矩”指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从本来的意思上讲,“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说没有规和矩就不能画成方和圆的图形,所以这里强调的是“规矩”的工具性,应选“工具性”。第二空,“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竖立”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语境中修饰的是抽象事物“规矩”,应选“树立”。第三空,“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也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经久不衰”指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衰减。两者都含有“经历时间久”的意思,但“历久弥新”强调“弥新”,而“经久不衰”则强调“不衰”。联系第三空所在的句子可知,选“历久弥新”更合适。第四空,“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写照”指对事物的描写刻画。语境指对天地万物的刻画,应选“写照”。

17.文中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根据内容的递进关系,应该是“有利于中文学习”在前,“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在后,据此可排除A项;二是语序不当,根据句子内容,“有助于…”和“有利于……”的主语应该都是“规范汉字书写”,“规范汉宇书写”应该移至“不仅”之前,据此可排除B项。C项,“不仅……又……”搭配不当。故答案为:D。

18.第①处,横线前说的是“形”,横线后说“这样才能形神兼备”,由此可推知应填“还应有神”。第②处,根据横线后“认为只要会写汉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总括性的句子,表达当今存在对汉字书写的误解意思的句子。第③处,根据上文现代人对规范书写汉字的误解,以及下文规范书写汉字的意义可知,此处应填“规范汉字书写很重要”之类的观点句。

【答案】19.C

20.A

21.C

22.①(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②如果有一个不喜欢*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

23.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民。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附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说:)“用刀子*死人跟用苛政*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偶土偶的人,大概会没有后代吧?’这是因为木偶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用木偶土偶殉葬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国分晋之后的魏国)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的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身披坚硬盔甲、手执锐利刀枪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施行仁政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们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又问)‘谁能统一呢?’我对他说:‘不喜欢*人的国君能统一。’(大王又问)‘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萎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1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这句话是梁惠王陈述以前的魏国和当下的魏国,首先根据四面受敌的情况,确定要在方位词“东”“西”“南”前面断开,排除A、B两项;根据“叟之所知也”中的“之”的用法(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兵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说法错误,“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故答案为:A。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C.“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错误,这句话不是孟子的意思,原文“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意思是,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① 庖,与后面的“厩”相对,翻译为“厨房”;率,率领;“此率兽而食人也”判断句。 句子翻译为:(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② 嗜:喜欢;引领:伸长脖子;望:期待。句子翻译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

2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文章思想观点的能力。
“*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民。
故答案为: 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