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10:48:5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学习孟子的对话说理技巧。

【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介绍

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你知道哪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主要内容和主旨(1)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主要内容和主旨(2)

二、文本研读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没有谈论)桓文之事者,是以(即“以是”因此)后世无传(没有流传)焉,臣未之闻(宾语前置,即“未闻之”)也。无以(不得已,“以”,通“已”,止),则王(wàng)(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乎?”

学生翻译:【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解析】探究对话的第一个阶段

这是孟子和齐宣王对话的第一个阶段,但是孟子撒谎了,为什么呢?

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但是不光是孟子,就连孔子也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4次,论及晋文公有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11次。而《孟子》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那么问题来了

探究本段重点:孟子为何要撒谎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谈谈孔子为什么要多次谈起齐桓晋文之事?

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尧舜禹三王之道,在孔子心目中他们是完美的圣君。

第二层次: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仁义的贤君。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孔子在回答颜回治邦之道时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具体来说行夏之时是用夏朝的历法。夏历就是流传已久的农历,是阴阳合历,以立春为一年之首。商朝的始祖是禹的助手契,他的后代汤建立了商朝。乘殷之辂是选择工具的意思,车作为人使用的工具是最贵重的,选择殷车,是因为商朝尚俭,俭则质,质则耐用。周尚文,“黄帝以来,盖已有之,而制度仪等,至周始备。”周之冕是周朝的冕冠,也有复兴周礼的意思。

第三层次: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两人还能够尊重周王,并且能够协助周王抵御外敌的入侵,但是又尊王攘夷但骄傲的诸侯。

第四层次:五霸中的其他霸主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他们表面尊王但不听从周王指挥的诸侯。

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诸侯,都是目无天子的垃圾。

孔子之所以对齐桓公和晋文公比较推崇,是因为孔子有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而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华夏民族的团结和稳定。

而孟子为什么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呢?

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所有的诸侯国向往的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称霸,采取的手段无非是用战争来消灭其他诸侯国,扩大自己的地盘,结果必然导致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这与儒家推行仁政,以德服人的思想完全相悖,孟子知道齐宣王的心思,故意避而不谈,实际上是一种拨乱反正的思想,意图让齐宣王实行仁政。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主要内容和主旨(3)

曰:“德何如(如何)则(才)可以王(称王)矣?”

曰:“保民(安民,养民)而王,莫之能御(阻挡,抵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从何处)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大殿)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到,往)?”对曰:“将以(用来)衅钟(古代*牲以血涂钟行祭,以血涂之用以辟邪。刽子手*人之前用鸡血涂脸)。”王曰:“舍(释放)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恐惧发抖的样子),若(如此,这样)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知道)有诸(兼词,之乎)?”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本意指衣服狭小,引申泛指狭小)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u疑问代词,怎么)知之?王若隐(痛惜,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王笑曰:“是诚(究竟)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曰:“无伤也,是(这,指以羊易牛)乃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厨房)也。”(并非君子素食,而是悲悯眼前的东西。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博物馆发生火灾,是选择救猫还是救画?)

学生翻译:略

【解析】对话第二阶段:

1、概括二人对话的主要内容:

齐宣王问怎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孟子提出安民才可以称王,然后肯定了齐宣王有保民的潜质——以羊易牛的不忍之善心。

2、这部分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以羊易牛”的例子来证明齐宣王的善心。

3、“以羊易牛”为何就是仁道?难道羊不值得同情吗?

羊当然值得同情,但是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六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这三者的爱是爱众生,爱万物,而儒家的爱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最后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通过不断修炼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称王了。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主要内容和主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