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宜早|鉴赏并书录条幅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宜早书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以其自然平淡的风格备受追捧的田园诗。
“过故人庄”
访问老朋友的田庄。
过:到访。故人:老朋友。庄:田庄,村庄。唐代的田庄是宗族地主及其附属农户聚居之地,庄主占有周围的土地与山林河泽,举办一些副业,拥有少量“部曲”武装。“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形式,与近代的乡村有着许多本质不同。这位“故人”的身份,可能是田庄的地主,也许是田庄的宾客,大约不是佃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老朋友准备了鸡黍饭菜,邀约我到他的田庄做客。
具:准备。鸡黍:鸡和小米,代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黍:小米,代指粮食。至:到达;到……去。田家:田庄,即“故人庄”。有人解释成“姓田的朋友家”,错。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在村庄周围环绕,村郭外斜斜地横卧着青山。
合:环绕。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层为城,外层为郭。这里指村郭,村庄的围墙。斜:倾斜。古音读xiá,押韵。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打开窗户面对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闲谈农事。
开轩:打开窗户。面:面对。场圃:谷场和菜园。场:打谷场。圃:园地。把酒:端起酒杯。话:闲谈。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庄稼,泛指农事。麻:过去写作蔴。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我还要来饮酒赏菊花。
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今天为敬老节),有登高饮酒赏菊花的习俗。还:读hái,再一次。不读huán,不作回归讲。
这首诗简淡自然的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全诗结构平稳,顺序写了诗人应邀到田家作客的全过程。二,内容上,所写的事物,是具有代表性的农家常见事物。三,平实的语言,淡淡的趣味,越品越有味。
首联写诗人应邀前往。具, 解释为“准备”即可,不必用“置办”“操办”等词,注意分寸。鸡黍,应当是自家养的鸡、自家种的黍。既指简朴的农家饭菜,又是比较丰盛的待客饭菜。不讲虚礼和排场,只有真心和热情。你请,我就去了,非常爽快,毫无客套,可见“故人”之间情谊纯真。
颔联写路上所见。读着这两句写景诗,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出了城市,进了村口。这两句不是重点,但很重要,本诗仅有的描写色彩的词语都用在这一联了,“绿树”、“青山”描写环境气氛,自然清新,和平幽静,对二人的友情起了衬托的作用。
颈联写在主人家里的活动。没有繁缛的礼节,镜头直接拉到客厅。打开窗户,窗外就是打谷场和菜园;鸡鸭牛羊都省略了。交谈的内容,没有官场和书本那一套,只有农村的生产生活;农事纷繁,诗中只用“桑麻”二字加以概括,既清净简洁又亲切实在。宾主招待的动作应该还有很多,品茶啦,吃饭啦,统统淡去,只留下“把酒”一个镜头。如此删繁就简,愈加映衬了纯朴清淡的真挚友情。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要这样写。
尾联写告别。谁邀谁应,都不重要,诗人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字一般解释为靠近、凑近。这里的意思是,菜蔬和酒食搭配着吃。例如民间口语:“喝稀饭就萝卜干”,“花生米就酒”。就菊花,意思是一边赏菊,一边饮酒。有人说是以菊花酿酒,有人说是把菊花炒了当做下酒菜。这些都太做实,少了诗味。
关于“就”字,还有个炼句的趣事。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记载:“刻本脱一‘就’字,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看’,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明末清初学者冯舒赞叹道:“字字珠玉,‘就’字真好!”好在哪里?好在是俗语,口头语,自然率真,准确传情,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主客之间的热情、愉快、亲切、融洽,全都包容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