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朋友的孩子今年应该是上小学四年级吧,她给我发过来一篇课文,说是作了改动,对此有些困惑,希望我对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那篇课文的内容是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编者将其编入教材时,对诗句内容作了微调。
让我们先看原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部编版语文教材改动版如下: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发现,颔联“树头花落未成阴”,现改为“树头新绿未成阴”。
笔者小时候读到的自然是前者“树头花落未成阴”,相信那位小学生家长朋友自己也出于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印象而把疑问推了出来。
作为长期倡导溯源学习法的语文教师,我自然很有兴趣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改动初衷与重编依据,希望借助网络资料进行一番追根究底的创作溯源,姑且满足一下自己对此的好奇心,更愿带动更多学子尝试溯源实践、尝得学习乐趣。
让我们先看一下百度对于杨万里其人的介绍:
百度搜索可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古诗文网另作补充:
杨万里,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铸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宿新市徐公店》其实是组诗,共两首。教材所出示的乃为第二首。第一首如下:
宿新市徐公店(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
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
村歌社舞更风流。
百度百科对组诗的解读是这样的: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借助网络亦可查到《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的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此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网上还有一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才智先生对其评价: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评析》:一般七言绝句,多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像这样四句皆可入画者,则尤忌呆板平列。由景而人,由静而动,由远而近,使得杨万里这首《宿新市徐公店》避免了画面的呆板平列。
由创作背景与其人资料溯源得知,杨万里创作组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应该是赴任途中,且其素来不好官场,热爱自然风光,喜爱田园生活,故此诗写景抒情上的感情基调应该是较为积极乐观的。
基于以上溯源材料,我们可以探讨诗句改动的情况了。
教材将颔联“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花落”改为“新绿”,究竟是否妥当呢?
先让我们查阅一下编者对于改动原因的陈述(见人民出版社《统编小学<语文>》下册常见问题答疑):
问:《宿新市徐公店》中,是“树头新绿未成阴”,还是“树头花落未成阴”?
答:《杨万里集笺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此处均作“新绿”。杨万里《诚斋集》的古代刻本、写本中未见作“花落”的记载。故教材作“树头新绿未成阴”。
向笔者提出相关问题的这位张姓家长,也给我发过来微信公众号“锡林郭勒教育”上的相关内容,它也曾如此提及:
在杨万里《诚斋集》(宋淳熈绍熈递修本、四部丛刊景宋写本)、清代张豫章辑《四朝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记载的都是“树头新绿未成阴”。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无“树头花落未成阴”的版本。
也就是说,编者是基于尊重作者著述事实与版本溯源而作的改正。编者答复有理有据,笔者也就不再另行翻检其出处。也许,我们长久以来一直“被动”接受的居然是个美丽的错误,只不知当时依据的又是所出何处。
就本人观点而言,“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花落”改为“新绿”,对此,本人持赞赏态度。
下面笔者仅从个人对于古典诗词的粗浅理解,谈谈此诗句改为“新绿”的艺术效果。
其一,因为《宿新市徐公店》是组诗,若要更好地理解“其二”,我们可以结合“其一”,以求更其精准。
《宿新市徐公店》(其一)中有关于“柳梢”的描写:“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将带着嫩芽的春日柳枝插在酒楼花瓶中加以观赏,这与“其二”中的“树头新绿”尚“未成阴”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其二,从组诗所绘内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应该是乡村春季之景。更何况,由“其一”诗中颈联“便作在家寒食看”一句中的“寒食”,我们更可进一步确认此七言绝句的内容所涉及的时间乃为“暮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原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后来直接与清明节并为一日,因此寒食节就是清明节;而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气划分,清明节位于春季的末期,它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三月节”是对清明的另一种称呼,这个名称表明了清明节在中国文化中作为春季末端的地位。因此,清明节应该被视为晚春或初夏时节。既然如此,那么,暮春时节的物候特征,应该更偏向于“新绿”而不是“花落”。花落时节,更多则是秋冬之季的特有景象。
其三,整首诗的创作,一般力避用词的重复。而首联“篱落疏疏一径深”已经有个“落”字,那么颔联“树头花落未成阴”再现一个“落”字便显得有失水准。“树头新绿未成阴”将“花落”改为“新绿”,便较好地避免了此种情况。
其四,从组诗的内容连贯性来看,两首绝句均是描绘春日意趣,第一首描写的是成人春日插柳赏春、陶醉于村歌社舞之中的情景,第二首则描绘的是儿童在春日画卷中追捕蝴蝶的欢快场景,写出了作者虽寓居他乡,但却毫无乡愁,相反自带一份恬然闲适的好心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绿”显然更有一份生机盎然的春趣,更符合作者写作此诗之心境,而“花落”这一意象却又总与“伤感”相连,与全诗感情基调不符。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笔者都赞成“树头新绿未成阴”。
亦有人与笔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树头新绿未成阴”更好,但理由却不尽相同:
原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提到的“树头花落未成阴”这一表述被认为是不准确的。由于有些树木(如杏树、桃树、梨树)是先开花后长叶,而有些则是先长叶后开花(如柳树、槐树),因此将“花落”直接等同于“未成阴”并不合理。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春天的景象,改写者将“花落”改为“新绿”,这样既符合自然生长规律,也更加贴切地表达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溯源过程中,偶然发现微信公众号“”南方小天”一篇题为《关于小学教材版本的错误,建议将<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予以改正》的文章,虽此文观点笔者不予认同,但其有关“新市”地址的考证,个人认为有其合理性,故推荐一读:
杨万里此诗收录于《江东集》,1190——1192年间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在健康,即今南京),此诗应是创作于此段时间。至于新市徐公店地址,教材编叙为浙江湖州德清市新市镇,另外一个考证取信更大的是安徽当涂县新市镇(即今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因为该诗作前后篇有禇家坊、叶家桥、太平州、插柳习俗、薛丞相等地名及风俗人物,皆合太平州当涂县一带之历史风景。故而笔者认为后一说最恰当。
总之,经过溯源学习,最后得出结论: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编写者改动有其合理性,正确版应为: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溯源太费功夫,但其实笔者专注于溯源的过程,从中获得很多乐趣,足以屏蔽与抵抗外界很多不良闲语与舆论压力,最终还意外感受到了诗人杨万里创作此诗时的闲适心境滋养自身。但愿有更多学生能够从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更多学习乐趣,让人生自得其乐。
2024年1月28日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