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不避亲仇,最早出于《左传》、《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吕览),意为"举荐贤能的人不避开亲近的人和仇人";当仁不让于师,最早出于《论语》,意为"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两者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左丘明的时代,现在都是可以用来形容"面对机遇,客观公正、积极面对!"前者主要用来形容"上位者"举荐、推选、选举的原则,后者主要来形容"下位者"积极主动的态度。
其中我们还要理解"贤"和"仁"。"贤",品德高尚,才能突出也;"仁",仁德也。(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礼、仪。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能谦让,应当把实现仁德排在第一位。)
相关古籍和故事如下:
1.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2.《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译文: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问谁来接替他。祁奚称道解狐。解狐,是祁奚的仇人,晋悼公打算任命解狐,他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祁午也可以胜任。"这时羊舌职死了,晋悼公说:"谁可以接代他?"祁奚回答说:"羊舌赤也可以胜任。"因此,晋悼公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为副职。君子认为:"祁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举荐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推荐他的儿子而不是自私,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商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得到推荐,祁午得到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全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贤能的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好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他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的人。"
3.《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五):中牟无令,晋平公问赵武曰:"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寡人欲得其良令也,谁使而可?"武曰:"邢伯子可。"公曰:"非子之仇也?"曰:"私仇不入公门。"公又问曰:"中府之令,谁使而可?"曰:"臣子可。"故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赵武所荐四十六人于其君,及武死,各就宾位,其无私德若此也。
平公问叔向曰:"群臣孰贤?"曰:"赵武。"公曰:"子党于师人。"向曰:"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然所举士也数十人,皆得其意,而公家甚赖之。况武子之生也不利于家,死不托于孤,臣敢以为贤也。"
译文:
中牟没有县令。晋平公问赵武:"中牟是我晋国三地犹如胳膊和大腿的要地,是我邯郸犹如肩骨和腿骨的要冲之地。我想选用一个好县令,派谁去好呢?"赵武说:"邢伯子可以。"平公说:"他不是你的仇人吗?"赵武说:"私仇不关公事。"平公又问道:"内库的主管,派谁行呢?"赵武说:"我的儿子就行。"所以说,对外举荐不避开仇人,对内举荐不避开儿子。赵武举荐的四十六个人,到他死后,来吊唁时都坐在客位上,他就是这样的不考虑个人恩德。
晋平公问叔向说:"群臣中谁贤能?"叔向说:"赵武贤能。"平公说:"你跟老上级结成私党了。"叔向说:"赵武站立时好像连穿的衣服都负担不了,讲话时好像呐呐不能出口,可是他举荐的几十个人,个个都发挥了自己才能,公家很依靠他们。赵武活着时不为自家谋取私利,死了又不将孤儿委托给国家,因此我敢认为他贤能。"
4.《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去私】:五曰: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天覆盖万物,没有偏私;地承载万物,没有偏私,日月普照万物,没有偏私,春夏秋冬更选交替,役有偏私。天地、日月,四季施其恩德,于是万物得以成长。黄帝说过;"音乐禁止淫靡,色彩禁止眩目,衣服禁止厚热,香科禁止浓烈,饮食禁止丰美,宫室禁止高大。"尧有十个儿子,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他不把帝值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绪了禹:他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了。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国人对此都说好。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对祁黄羊说,"国家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职务?"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又都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推举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称得上公正无私了。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三个版本不尽相同,但是所陈述的事情经过和结果是类似的——都是关于晋国晋平公问政的故事,而对象都是直言不讳的臣子——"举贤不避仇和亲"、用人公私分辨而客观公正!
可以说,故事中的"臣子"也是"君子"和"贤人"了,说话做事公允,这恐怕也是为上级(君王)信赖和受下级乃至平民广为称道、流传的原因吧?至于《吕览》中最后孔子的慨叹,无论是否真实存在,都是恰到好处。
俗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知人自然不能"举贤不避亲仇";不自知者恐怕也很难"当仁不让于师"。除此之外,时下的生活态度和观念,是否采用和摈弃"先贤的观念"也未可知。生活之中、进退之间皆是社会关系的联系,相信"德才兼备"的贤者有自己独到的目光和见识,也定会有相当的作为,去实现自己的观念、展现自己的才华。
《论衡》云:"文与言,尚可暴习;行与能,不可卒成。学不宿习,无以明名。名不素著,无以遇主。仓猝之业,须臾之名,日力不足。不预闻,何以准主而纳其说,进身而托其能哉?"
就是说啊:文章和说话,还可以迅速学习;操行和才能,不可能立刻实现。学问不经过平时丰富的学习积累,没有办法用来昭示、成就声名。名望一向不显著,不可能被君主(上级)重用。匆忙学到的本领,短时间树立的名望,时间和功力都不够,要是对自己预先没有了解,用什么来揣摩君主(上级)的意图而让其采纳主张,从而获得任用并发挥自己的才能呢?
当下或者自古以来的芸芸人海里、熙熙攘攘间,人生退进之间、出入之时,皆是纷纷扰扰。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追求卓越的路上,成功会不期而至!"(原话出于《三傻大闹宝莱坞》,类似于"功到自然成",却是更加积极和主观能动!)
关于"进退、出入",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