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上善若水
六、贫穷与清贫
贫穷是悲哀的。贫穷的人为着一日三餐四处奔波,顶着风吹日晒,却仍然在聊以果腹的边缘线上挣扎。回到家,面对妻子低语“家中无余粮”的嗟叹,孩子嗫嚅“明天要交书本费”的愁容,心里生出一股绝望与无奈。贫穷的人在焦躁不安的情绪中淫浸日久,心态被破坏得很严重。
清贫是可敬的。清贫的人同样徘徊在入不敷出之中,虽然没有几件衣服,但是还是会浆洗得干干净净,虽然吃不上几顿肉,但还是会认真地去烹调青菜豆腐。他能用淡定的心态去应对物质上的匮乏,读几卷书,写几笔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贫穷与清贫,在物质程度上是相似的,不同的是精神。清贫者,清高也;贫困者,不幸也。清贫者或有孤芳可供自赏,贫困者却总与痛苦绝望纠缠。清贫者认为“贫”可磨练意志,贫困者却因“贫”早已心灰意冷。清贫者“穷且益坚”,贫困者“人穷志短”。清贫者自爱,贫困者自卑。清贫是培养耐力的土壤,贫困是消沉堕落的温床。清贫是气节的试金石,贫困是贪婪的发酵剂。清贫者身贫而心富,贫困者身贫心亦贫。这些就是清贫与贫穷的差别。
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白话文讲就是:“吃粗粮喝凉水,睡觉时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足和尊贵,在我看来犹如浮云一般”。
孔子是说自己能过清贫的生活,他还说他的学生颜回,一碗小米饭,连咸菜都没有,就着一瓢凉水吃,住在贫民区的破房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颜回却仍很快乐。
作为孔子的大弟子,颜回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以德行著称,《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颜回的一生大多为追随孔子奔走于六国,归鲁后亦未入仕,而是穷居陋巷。在天下大乱、礼乐崩坏的社会环境中,丝毫不愿改其志。颜回这种注重志气、追求真理、安于清贫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实为同一旨趣。后人也因此对他格外崇敬,将他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他配享。
历史上安于清贫者并不很多,没有扎堆出现过,因为安于清贫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但还是有一些人做到了。
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一篇流芳千古的短文《陋室铭》,便是他安于清贫的真实写照。
刘禹锡因为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长官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知县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气极了的策知县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这篇只有八十一字的妙文是这样写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桃花源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乌托邦社会。作者陶渊明也是一位典型的安于清贫的贤人。
年轻时有着“大济苍生”理想抱负的陶渊明,却屡屡碰壁,大约在他四十岁的时候,经叔父陶逵介绍任彭泽县令。不久,浔阳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可在太守面前说上话。属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作《归去来兮辞》,授印去职,彭泽县令任上仅八十一天。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陶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一天,有一位老者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干脆出仕,天下皆浊,何必独清?“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陶渊明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陶渊明辞官回乡二十二年间一直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始终怀着固穷守节的志趣。
近代最著名的安于清贫者当属方志敏。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创始人,先后任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红十军政委,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等要职,担任苏区财政部长期间,为革命筹集了数百万元金钱。但是,他“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方志敏被捕的时候,国民党兵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正如方志敏所说:“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俩人在不同部门都做到了处长。有一次,他们对我说了他们的儿子与他们的一段对话。儿子问他们:“你们俩单位的许多人买的房都比我们家的大,还有的买别墅了,你们两个处长心里平衡吗?”他们回答道:“住房条件总是越来越好的。我们现在的住房比结婚时的大多了,比爷爷、外公住了一辈子的住房也大多了,我相信你将来的住房一定比我们好,这是说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儿子说:“你们心里平衡就好,你们安于清贫,我们家就太平”。
我相信他们的儿子一定看到了许多家庭的不太平,我也非常赞同他们儿子的话,耐得住清贫,就一定保得住家的太平。
圣方济说过一句话:“贫穷不是让我们跌倒而是促使我们向上攀升的道路。将自己拥有的与陷入困境的邻人共享,是升华自我的转折点。”
佛教经典也有启示,一位好的修行者应当首重清贫,如果无法坦然度过清贫日子,就不容易生起菩提心或了悟真理。
《后汉书·马援传》云:“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即兴化用为:“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人对清贫与贫穷的论述很多,正视清贫,选择无染的清净生活,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节制的美。清贫,也就是贫而不贱,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气。这种人穷则穷矣,然尊严仍在,绝不容人轻视贬抑半分,不食嗟来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见他,都得敬他三分。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精神上的“凤凰涅磐”,是品格上的“超然物外”,是一种潜久的理智修养,心理的痛苦砥砺。
清贫还有一种含义:即是与大众分享。与清贫对应的概念不是富有,而应是贪欲。“贪”由贝壳的“贝”,上面再加个今天的“今”组合而成;“贫”则是由贝壳的“贝”,上面再加个分享的“分”所组成。从字型上就可推测,贪欲乃是紧抓着金钱不放,清贫则是分发的意思,指的就是与众人分享。一个人若是没有经历过苦难,可能不懂得与众人分享:只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会格外关心他人的疾苦。一旦真正的清贫者变成富贵之人,便知道回归自然,知道健康、快乐、爱心、是人生享有的真正含义。物质的富贵代替不了清贫的精神境界,但可以成为帮助他人,造福社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