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除了其文字中描写的意境之美以外,还有独特的一点:很多古诗都可以体现为形象的画作。
在《诗词大会》中有一个环节,就是选手根据康震老师做的画来猜诗句,且往往选手们的抢答速度总是快于一幅画作的形成速度。
这说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这画面不仅仅在于诗中,更在于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且人人不同。在初读诗时便已经形成,再随着深入理解去细细雕琢。
不仅仅诗可成画,画亦可成诗,宋代伟大诗人苏轼就曾经为一幅画赋诗两首,流传千古。其中,我们最熟悉,也被屡次选入小学课本的便是这一首《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为何能千古流传,且成为小学生必背篇目呢?
1、动静相生,色彩明丽,一字一句颇富美感诗中的“蒌蒿”两字字音常常被读错,考虑到此,笔者已经为其注上了拼音。
两字均为草字头可见与植物有关,所以“蒌蒿”就是一种生长在春天的草本植物,也是我们现在煮火锅很喜欢的一道菜,同样也是一味药物。
竹林之外的桃花已经三三两两地盛开了,水中的鸭子们在无拘无束地嬉戏着,大概这江中的水已经回暖,它们也是最先觉察到的了吧。
你看,还有不远处地面上,参差不齐的蒌蒿在奋力地生长着,芦苇也抽出了嫩芽,河岸边大群的河豚已经从远方赶了回来,这产卵的季节即将到来,它们也准备逆江而上。
整幅画面中,有静态的“桃花”“蒌蒿”“芦芽”,有动态的“河豚”,动静结合,显示出春的生机。
又有桃花的粉红,蒌蒿的嫩绿,江水的清澈,各种鲜艳颜色的碰撞,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单是读文字,便能在头脑中出现一幅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