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初读此诗时,不能理解题目中的“惠崇”之意。在这里,就有一些知识渗入其中了。
“惠崇”是一个人名,且是一位僧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名画画大师。他的画,形象传神,总是让看到的人喜不自禁。
《春江晚景》便是他诸多画作中的两幅作品,一幅是“戏鸭图”,另一幅是“飞雁图”。
这两幅画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一日,苏轼看到之后,亦是喜上心头,被画作中栩栩如生的鸭子和飞雁所吸引,也被画面所展示出来的春的气息所感染,灵感迸发,便为此提笔,作下诗篇。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就是他为“戏鸭图”所提的诗。
可惜的是,惠崇所画的原图没有被保留下来,已经无迹可寻,但也好在有苏轼的诗作为后人留下了这样一幅可追忆的资料,能跟着诗作去欣赏那个年代原生态化之下的春景图,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3、“诗”与“画”不同的展示形式对读者内在感受的影响我们常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两者的结合体,其实从各自特点出发而言,诗更有宽泛、深邃的内涵。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者所呈现给读者的可接受空间。
一幅好的画作,可以直接对读者进行视觉冲击,但基本画面上有什么,读者观察到的就是什么,延展空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是诗作,便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图,不同的读者头脑中所加工想象出的便是不同的画面。
这也是这首诗能给读者以及学生们的启发,其实我们背诵的并不是是本身,而是穿过诗作,对我们内在审美的影响,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其他的一些诗词作品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大家在读诗的时候不妨也可以试着顺着文字去想象画面,一定会有一种新的体验。那么,你还知道哪一首诗作中也包含唯美画面呢,欢迎大家讨论。
(本文完)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