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的逻辑关系,三纲五常的内容及意义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4 20:15:41

浅谈“三纲五常”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作用

近年来,在传统儒家文化群体,有人说成也“三纲五常”,败也“三纲五常”。那么,“三纲五常”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被传承下来,而且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且作为基本遵循呢?对此,谈点个人看法,权当探讨。

01

“三纲五常”是华夏思想信仰的基础支撑

中华历史五千年,成就了许多思想和文化。中国文化到了东汉时期公元50年代,也就是在于西方基督教起源的同时期,终于有了华夏的思想信仰的核心----“三纲六纪”“君为臣纲”这个历史的飞跃!

《三纲六纪》的作者是班固,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七。“三纲六纪”“君为臣纲”决定了中国2000年的历史文化的逻辑链条,是华夏法统的核心,是中国人之所以称为中国人的核心依据。

三纲五常的逻辑关系,三纲五常的内容及意义(1)

中国文化传统的“忠君爱民”思想,20世纪的“爱国爱民”的治国理念与法统,就是来源于东汉公元80年的《白虎通义》,来源于“三纲六纪”“君为臣纲”。

本书诠释了“三纲六纪”的主要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其实,东汉班固的《三纲六纪》原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后来,人们把这些传统文化提炼升华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臣之纲、父子之纲、夫妻之纲,也就是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成为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人所尊崇。

02

“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

可以说,“三纲五常”从诞生之日起在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中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纲五常”是人类世界迄今为止,较为先进、科学的社会秩序和人类行为准则的精要。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思想,其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

不可否认,至今为止当我们用儒家思想赋予我们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去审视,去理解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儒家思想的伟大和不朽。因此,“三纲五常”的有些内容至今被称道,甚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

三纲五常的逻辑关系,三纲五常的内容及意义(2)

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理念,始终体现着人类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精神。其中,“君为臣纲”体现的是世界各国现行政体“中央集权制”的核心精神;“父为子纲”体现的是一个良好社会秩序,必须具有优良的上行下效的学习精神,和严谨教育体制;“夫为妻纲”这一理念尽管不为现世之人所接受,但是“夫为妻纲”的根本宗旨还是要让家庭和睦。

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五常”理念,是我们世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是做人的原则,以及做一个好人的基本准则。从当今世界的一些现象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团体间,乃至种族间,国家间等等只要产生矛盾、冲突,基本上都是违背了“五常”理念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的这句话里,明确了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给君臣,父子之间的义务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就是君要有君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

三纲五常的逻辑关系,三纲五常的内容及意义(3)

“三纲五常”的真正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在于定义了社会上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对社会人的个人行为给予最平等和客观的定义和描述,客观和有针对性的描述和解决社会存在的不规范的现象,定义了人类的基本伦理常道和基本哲学理论,对当今社会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03

“三纲五常”的理念助力创新社会治理

在历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对待“三纲五常”的积极态度,应该是吸取精髓,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扬长避短,让“三纲五常”的正能量得以弘扬,继续助力创新社会治理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诚然,由于“三纲五常”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不可能是尽善尽美,更不能十全十美,必然存在着历史的烙印和一定的负面效应。我们可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唯物主义来分析和认识。

“三纲五常”所蕴涵的负面问题也是有的,如:“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理念里似乎还存在着一定的强权、专制意识,缺乏所谓民主、自由精神。“五常”尽管是古代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规范,但在现代人的行为约束力上似乎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三纲五常的逻辑关系,三纲五常的内容及意义(4)

我们知道,约束现代人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法律和道德,仅从道德层面的“三纲五常”去管理社会、治理国家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

其实道德是心中的法律,法律则是规范了的道德。对现代人来说,讲究的是创新社会治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陈旧的条条框框太多似乎又变成了束缚人们放飞思绪的精神枷锁。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世界凡是有关人类行为准则的理论、理念,包括法律法规等,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在某些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如儒家还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这也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管理社会与人的思想的一个方法。绝对的“三纲”必然走向强权、专制;绝对的“五常”也会存在着与迂腐相仿相近的嫌疑。

尽管“三纲五常”在古代是治国育人方面的好教材,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又存在着封建制下对思想的禁锢和是对人性压抑的消极因素。实践已经证明,在当代的任何国家、社会如果不能正确应用“三纲五常”理念,大则政体混乱,国之不国;次则社会混乱,民不安生;小则人伦败坏,家破人亡。

三纲五常的逻辑关系,三纲五常的内容及意义(5)

所以,无论多么先进、科学的理论、理念都需要人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特别是要用时代的大智慧,因势利导地应用和实践,才能让其在社会治理和人文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要弘扬儒家优秀传统,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扬长避短,使“三纲五常”等传统文化富有新的内涵和发展。

总之,我们在新时代对待“三纲五常”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吸收传统儒家和传统文化的营养,吸取精髓,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扬长避短,切实对“三纲五常”弘扬的正能量的一面进一步加以彰显和弘扬,让其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助力创新社会治理的进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