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详细介绍,最后一片叶详细介绍10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9 13:45:25

最后一片叶详细介绍,最后一片叶详细介绍100字(1)

编者寄语

作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代表性作家,欧·亨利以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独树一帜,被誉为美国现当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师之一。他的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故事扣人心弦,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而又富有个性,尤其是在小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更是令人难忘。

“小人物的伟大”便是《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重点表达的一个主题。老贝尔曼用心中的爱,默默守护着两位热爱艺术的年轻姑娘。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作出一幅谁也不曾想过的“惊世之作”。它以夜幕中的墙壁为画板,以爱为灵魂,以生命为主题,绘制出了风雨中长久不衰的一片“叶子”,为琼珊点亮了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那片不朽的“叶子”,不仅是生命的象征,更是贝尔曼先生的人格化身。在欧·亨利的笔下,这些以“小人物”为代表的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他的小说增添着人性的光辉和高尚的内涵,完美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小人物”及其真善美的高度赞扬!

文本研读

最后一片叶子

>>>核心意象入题,自带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美]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画家”点明故事人物的职业,“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暗示苏艾和琼珊经济拮据、生活窘迫。)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年底”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凝望”的动作写出了病情严重后琼珊的悲观和绝望;“空墙”的存在正为后来画上最后一片叶子提供了位置,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提供合情合理、符合逻辑的场景。)

>>>简述故事发生的人物、背景,为后文情节的突转做足够的准备和铺垫。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引入医生,用医生的话来暗示琼珊病得很严重,为后面“数叶子”做铺垫。)

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苏艾的“痛哭”,亦是其内心极度痛苦的表现,是作为朋友对琼珊的关心。)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荡荡的院子,一堵空墙,一棵极老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都快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绕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通过刻画琼珊数叶子数量的变化来表现其面对疾病的无助、无望,暗示其死亡的必然性,也让情节发生突转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哟,那片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对话之间,苏艾终于搞清楚琼珊数叶子的真相,发现琼珊数常春藤的叶子的秘密。同时也回应了上文医生“一成希望”的论断。)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掉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连汤都不愿意喝的琼珊对生活已经由失望变为绝望,缺乏活下去的勇气;也从侧面点出了这最后一片叶子,事关生死,非常重要,也回应题目。)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的雕像。

>>>苏艾希望琼珊尽快康复,而琼珊已经绝望,二人对于病情的态度截然不同,让文本有了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幅‘老矿工’的模特儿。”

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点出贝尔曼要画“杰作”却没有动笔,为后文画出杰作埋下伏笔。)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贝尔曼画了“四十年”却“什么也没画”,“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可怜”琼珊,可见贝尔曼看似性格扭曲,实则内心充满爱意,也正因为内心爱意的存在,也让后文贝尔曼的进一步行为有了依据。)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一则琼珊睡着了,二则因为常青藤上没几片叶子了,意味着琼珊时间不多了,所以都很伤心,“默默无言”。但是这里要注意,贝尔曼“上楼”虽无言但“瞅”藤,暗示性极强。)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雪花”“雨”的到来,暗示常春藤的叶子即将落尽,琼珊将死,如无变化,后文情节的发展已一览无余。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雨雪之后藤叶凋零的必然,虽不愿亲见,但依然有所渴盼。)

然而,看呀!(短句,表达激动、喜悦之情。)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还”表达了对风雨之后还有藤叶的意外、惊喜之情。)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因为意外,因为是最后一片藤叶,至关重要,所以反复强调“最后的一片叶子”,详细描写,表达了苏艾迫切希望琼珊能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琼珊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贴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事与“愿”违。即使风吹雨打,最后一片藤叶既没有在雨雪之夜落下,也没有在白天凋零,不合常理之间,暗示情节必然要发生变化。

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从上文的“命令”到现在的“吩咐”表明琼珊对待自己病情的变化,有了求生的*。)“苏艾,我是个坏女孩,想必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与上文不想喝汤形成鲜明对比。)她突然喊道。(因为最后一片藤叶始终未落,让琼珊有了求生的*,有了食欲,暗示疾病将愈。)

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苏艾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琼珊的肺炎将好,而贝尔曼的肺炎加剧,一好一坏之间,看似巧合,实则有关,在对比之间,完成了情节的突转。

……

房间里,琼珊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贝尔曼先生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一块涂抹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借苏艾之口,把贝尔曼为琼珊画最后一片叶子的事实委婉表达出来;照应上文,暗示贝尔曼的杰作已完成。

(选文有删改)

(在文本中,身处艰难困苦环境中的小人物,在生活的重压下,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友爱,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琼珊和苏艾的友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以及最后一片叶子所蕴涵的深远意义,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却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人们不断向前,去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知识建构

//小说中的“突转”手法浅析//

“突转”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戏剧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创作技法,后来被运用到小说创作上。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小说情节突然向相反方面变化,一般是指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即作品由于新的因素的注入,从而使人物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强烈的转向,让情节突然转变,使读者感到意外、产生强烈的兴趣。由此可见,在注重情节安排,讲求情节效应的小说中,“突转”是重要一环,没有“突转”这一环节,高潮无法形成。很多小说的情节“突转”之处便是情节的高潮所在。

欧·亨利的作品结尾,往往采用“突转”的方式,使故事情节异峰突起,引起人们的惊愕。评论家多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即读者被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并顺着情节发展的线路思索,以为可以测知故事的结局时,作者却将笔锋一转,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尾,让读者惊愕。而在惊愕之余,细细品味,却不能不承认其合情合理。

《最后一片叶子》中的女画家,当她望着窗外永不凋谢的落叶,“奇迹”出现了,鼓起她生活的勇气,而老画家却离开了人间……作品结尾处让主人公的命运、愿望在不同的处境中,朝着相反的方向急剧转变,即是“突转”手法的具体表现。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小人物”即使社会冷酷、生活贫困、穷愁潦倒,也没有自甘沉沦,也没有丧失人的本性——善良、友爱、舍己为人,以此揭示人性之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