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省亲)
再比如《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用的也是“邇”的本义,后来,这个“遐迩所闻”发展成为成语“闻名遐迩”,用以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闻名。
本义之外,“邇”还有其他两个用法:(1)接近。比如《书·仲虺之诰》:“惟王不邇声色,不殖货利。”只是大王不近声色,不聚货财。(2)浅近。比如《诗经·小雅·小旻》:“维邇言是听,维邇言是争。”孔颖达疏称:“非用古人是维法,非用大道是维常,徒维浅近之言而同者。”只肯听浅近的话,还要吵闹争输赢。
《礼记·中庸》第六章里还有个例子:“(孔)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邇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为舜乎!”朱熹《章句》给注解:“邇言者,浅近之言。”道理其实都是简单而浅近的。舜是真的伟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舜帝浮雕像)
邇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邇字的小篆写法)
3、遏。读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遏,微止也。从辵,曷声。读若桑虫之蝎。”形声字。“本义是阻止。《尔雅·释诂下》:“遏,止也。”比如《诗经·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憯不畏明。”郑玄笺称:“式,用;遏,止也。”这句诗的大意是:掠夺暴行应阻止,不怕坏人手段强。又比如《元史·夹谷之奇传》:“岁大旱,有司议平谷价,以遏腾涌之患。”天下大旱,有关部门平抑谷价,阻止米价飞涨的弊端。遏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也常用,比如*《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激起的浪花阻止了飞快前行的船只。
(浪遏飞舟)
本义之外,遏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遮拦;遮蔽。《玉篇·辵部》:“遏,遮也。”比如《吕氏春秋·安死》:“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智巧穷屈,无以为之,于是乎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陈奇猷校释称:“遏夺者,遮人之路而夺人之财也。”国君的刁滑之民,父亲的不孝之子,兄长的忤逆之弟,他们都是被乡里一致驱逐的人……智谋巧诈用尽,仍没有办法得到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就会聚集众人,依靠着深山、大湖、树林和沼泽,遮拦道路抢劫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