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曾背诵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背完还不算,写作文时还常引用这句话,以此来论证:环境变了,事情也会有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橘真的会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成枳吗?
事实当然不是。橘与枳原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
在现代植物学上,橘的官方名字叫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
枳的学名即为枳,又名枸橘、臭橘、臭杞、雀不站、铁篱寨等别名,是芸香科枳属植物。
既然是不同的植物,为何古人会有“南橘北枳”一说呢?且来随着古籍,了解一下事情的始末吧!
古籍里的枳“枳”字最早出现在《周礼》《山海经》和《晏子春秋》等书中。关于“枳”,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周礼》: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橘逾淮而北为枳,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山海经》: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
《晏子春秋》: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关于橘与枳,我们最熟悉的应是《晏子春秋》里的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正是这句,后人以为橘到了北地,就变成了枳,也就是说,橘与枳本是一种植物,事实果真如此吗?
虽然几本古籍里都提到“枳”,但关于“枳”到底长什么样,却只有零星描述。例如——
《晏子》一书说:“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枳之为木,芳而多刺,可以为篱。”从这句可知,枳多刺,人们用它做院子的篱笆。想来枳的别名“雀不站”“铁篱寨”即来源于此。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树枳棘者,成而刺人。”这里也说枳的有刺。后来,多用枳棘比喻处境艰难。
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的《说文解字》里,在“枳”的条目下这样写道:“枳 , 木,似橘。从木,只声。”通过这段文字可知,枳是一种木,跟橘很像,读音为zhǐ。
综上所述,枳是一种像橘子,有尖刺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