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该项利息费用的现值为P2,则:
由于P1<P2,所以削价处理比较合算。
2.所得现值分析:
(1)设削价所得的销售收入(现值)为P3,则:
(2)若存放两年再供应,可获得供应收入为:100000×(1 6%)=106000(元);但需支付利息21000元,即两年后供应的净收入为:
106000-21000=85000(元)
设这笔净收入的现值为P4,则:
因为P3>P4,所以削价处理比较合算。
十一、管理宽度确定法
1970年代,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Lock head)对管理中依据的变量与管理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验证了若干决定管理宽度的重要变量。这些变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职能的相似性
指一名主管人员领导下的各部门或人员所执行的职能的异同程度。显然,下属职能相似程度高,则管理宽度可较大。
2.地区的邻近性
指一位主管人员领导下的单位或个人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下属较为集中的,管理宽度可较大。
3.职能的复杂性
指要完成的任务和要管理的部门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的难易程度。
4.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
它包括领导一方与被领导一方的工作能力、业务熟练程度、需要训练的工作量、授权的多少,以及需要亲自关心的程度等。
5.协调的工作量
指本单位与上级单位、同级单位之间,以及与下属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所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
6.计划的工作量
指用来反映主管人员及其所在单位的计划工作职能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时间要求。
十二、经济人假设法
(一)定义: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二)经济人假设法解释
1、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3、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4、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5、经济人假设又称为X理论,X理论认为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唯一的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
(三)依据经济人假设法应采取的基本管理策略
1、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简单地说,就是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情感、需要、动机、人际交往等社会心理因素。从这种观点来看,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方式叫做任务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产生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四)经济人假设法的局限性
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
3、"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十三、X理论和Y理论
X—Y理论(Theory X-Theory Y)是一个管理学术语,主要是对人性的根本性理解。一个是性本恶——X理论,一个是性本善——Y理论。
(一)X—Y理论简介:
(1)X理论假设:
一般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工作越少越好,可能的话会逃避工作。大部分人对集体(公司,机构,单位或组织等)的目标不关心,因此管理者需要以强迫,威胁处罚,指导,金钱利益等诱因激发人们的工作源动力。一般人缺少进取心,只有在指导下才愿意接受工作,因此管理者需要对他们施加压力。
持X理论的管理者会趋向于设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减低员工对工作的消极性。具体管理要点如下:
①管理者以经济目的——获得利润为出发点,来组织人、财、物等生产要素。
②管理是一个指挥他人的工作、控制他人的活动、调整他人的行为以满足组织需要的过程。
③管理的手段或者是奖惩、严格的管理制度、权威、严密的控制体系,或者是采用松弛的管理方法,宽容和满足人的各种要求,求得相安无事。
(2)Y理论假设
人们在工作上体力和脑力的投入就跟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投入一样,工作是很自然的事——大部分人并不抗拒工作。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他们一样会努力工作以期达到目的——人们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人们愿意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在工作上会尽最大的努力,以发挥创造力和才智——人们希望在工作上获得认同感,会自觉遵守规定。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接受工作上的责任,并会寻求更大的责任。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问题。
持Y理论的管理者主张用人性激发的管理,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会趋向于对员工授予更大的权力,让员工有更大的发挥机会,以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具体管理要点如下:
①管理要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来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
②把人安排到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意义的岗位上工作;
③重视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鼓励人们参与自身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制定;
④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给工作者;
⑤要用信任取代监督,以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
总之,管理过程主要是一个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的帮助引导的过程。
十四、社会人假设法
(一)社会人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社会人 ”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
(二)管理策略
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采取不同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在实际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呼吁、反映。
5、提出"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十五、自我实现人假设法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是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就是说,人们除了上述的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己自身潜力的*。其基本内容就是Y理论,与X理论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