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生平简介,贾岛简介与个人资料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5 04:07:22

贾岛二十岁左右,甚至更早年纪就出家当了和尚。贾岛早年出家普遍认为是出于生计,因为他家境贫寒,为了吃饭活命迫不得已,而且唐朝当时有规定出家人可以免除赋税。

当了和尚的贾岛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元和五年(810年),32岁的贾岛借着和尚身份一路奔波去了大城市洛阳,因为他想去拜访孟郊,只可惜孟郊在旅游,没在家(当时的孟郊已写下《游子吟》奉母命三次应试,进士及第,吟着《登科后》受命当了溧阳尉,后因吟诗荒废政务而被县令减了工资而任性辞职,外出游历)。

洛阳这座大城市的繁华,让贫穷的和尚眼界大开,同时,加重了他入世的念头,后来得到韩愈赏识,还俗参加科举考试。只可惜参加了几次也未能进士及第,从此,科举的失败。

贾岛是与孟郊同时代,但贾岛比孟郊小28岁。他们诗风相近,凄苦瘦硬,苏轼在《祭柳子玉文》称他们二人为“郊寒岛瘦”。

人物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贾岛生平简介,贾岛简介与个人资料(1)

这首诗的前两句说,在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送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这里把问话省去了,从童子回答“师采药去”可见当时问的是“师父去哪了”。

诗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学童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了,只保留“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的答词,省略了问句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这首诗明明是三问三答,至少需要六句才能表达,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精简,还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