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情的那些往事 东北那些土了吧唧疙瘩话是怎么出来的?
让心灵走走文化的路经,每每都能吸纳到清新的空气,令人心广神怡。不管是否已经深入东北风的行列?感验这里的生活,采集关东风情,都是一种文化陶冶与精神生活的体验。
提到东北,必然要说东北风情,也就是我们称的“关东风”。东北风情最能代表这片黑土地上的地域文化和东北人的生活习性,寒冷地区的人文个性和区别于其它地方的民俗特点。东北风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生活习性和建筑方式与格调。
东北风情很有意思,有些生活场景令其它地方的人难以理解?比如,老少两代、或者三代人、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同住在一间屋子里的一铺大炕上。不管是公公婆婆、还是儿子、儿媳妇、大姑姐、小姑子、小叔子、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在一间房子里住对面炕。家里来人、来亲的,也都是这样留宿,大家谁也不喜外(不见外的意思),思想感情淳朴,家风自然,和谐相处。过去,在农村,夜不闭户,门不上锁,十分安全。
全国人民都称,东北话最接近标准的普通话。可说起关东话来,那才是一绝,标准里也不是都“标准”。东北的语言极为丰富,俏皮话、歇后语、疙瘩话遍地都是,随口就来,好多话都是来自于看似缺少文化的田间地头,老百姓随便编出来即可出口成章,押韵合辙,让人听起来,十分俏皮、诙谐和幽默。
话里话外夹杂着各种意思?有讥讽的,有赞誉的,有俏皮的,有忽悠的,有幽默的,有风趣的,也有隔色的。很多人喜爱学说东北话和地方语言,就连“老外”到了东北,都偏爱有加,不得不学几句东北的关东腔。你不学?别人说话,你听不懂?就得“蒙圈、蒙登、懵逼(听不懂的意思)”?东北话说起来比较“赶劲儿”,听起来和普通话相比较,有不少的新意,在语言境界里,“独领风*”,“别具一格”。
东北的语言组词,很多在字典和词典里找不到?都是老百姓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编撰出来的。大多是文化程度和文学水平不高的人,但这些人善于归纳和总结,利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和文字广义,组合成一句句灵活运用和变化多端的关东语言。
某领导到乡里视察工作,了解情况,当地干部汇报时随口说道:“今年夏天这里发大水了,‘整个浪儿’都给淹了”。不是当地人绝对听不懂“整个浪儿”是什么意思?于是,领导便问:“整个浪儿在什么地方?”当地干部发现自己说方言有点走嘴了,急忙解释到:“哦,整个浪儿就是‘我们整个地方’的意思,我们通常说‘整个浪儿’”。
其实,东北的地域文化与其它地方的文化差不多,不但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也有外来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夹杂着一些外来语和当地的满族语言。特别是满族语言汉化以后,把满语掺杂在汉语里,变成了东北的地方方言。
在黑龙江省,老百姓的语言里,就有俄罗斯语言的成分和内容。管收割机、拖拉机叫“卡迈因”;大面包叫“大列巴”;水桶叫“卫德罗”;过去管连衣裙叫“布拉吉”等等。这些语言的流行,也影响着东北人和东北风情,形成了东北独特的习俗与特性。
说东北的旮旯话儿多,这旮沓(这边),那旮沓的(那边)?里面也掺杂着一些过去的满语。像吉林省的通化县有一座中心大镇子,地名叫快大茂,“快大茂”满语就是水曲柳的意思,说这地方遍地都是水曲柳,努尔哈赤当年带兵打仗从这里路过,看到水曲柳遮阴酷似帽子,便起名“快大茂”。还有,过去东北小孩儿喜欢玩一种游戏,用四块羊膝关节部位的骨头在地上抓起上抛、放下,翻转正反面,看谁一气呵成能做完,这四块羊膝盖处的骨头叫“嘎拉哈”,“嘎拉哈”也是满语。
我当兵的时候,新兵班长是位吉林人,他批评人,经常用东北人采用的歇后语,批评的那个赶劲儿。有时候能让人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每天晚上一到开班务会的时候,他就讲评一天来班里每个人的情况。对好的进行表扬,对表现不满意的,进行批评教育。“张三,你今天的队列训练,那动作让你做的,那就是拖拉机上炕——惊人!”“李四,今天让你去炊事班帮厨,炊事班长说了,你切的菜简直就是鼻梁夹杖子——隔眼”!
如果用一句歇后语评价东北话,有时候就是“沙漠里刮大风——连讽刺带打击。”东北话具备的特点,听起来像发狠的意思,我们习惯说的:“你愁啥?”“瞅你咋地?”听话就像两个人要打架一样?其实,就是用语言震慑一下对方。然后,对方过来,又是一句:“瞅你咋地?就瞅你了,咋地吧?”这边再回:“你再瞅一个!你再瞅一个试试”?
这就是等着一位“第三者”做和事老的把双方拉开,另一方还佯装不服气的口吻,留下一句:“就瞅你了,咋地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就结束了。
说东北人仗义、粗俗,爱打架?其实生活里没有那么“邪乎(严重)”,他们大多人也惜命、爱自由。谁也不傻,喜欢找那个地方吃粗粮,限制自己的出入自由?
东北人的生活习性可能与寒冷有关?吃东西、做吃的,喜欢烀着吃,吃烧烤,吃火锅,吃大锅炖。炖小鸡蘑菇、炖猪肉粉条、炖血肠酸菜,茄子、土豆一锅烂炖,炖鱼。
特别是烀,烀苞米、烀地瓜、烀土豆、烀茄子、烀芸豆、烀南瓜、烀大饼子等。烀可能与东北人住火炕、烧火炕有关。东北是寒区,一年四季中,两个季节相对比较明显。冬夏季节特别明显,春秋两季好像是附属季节,“冷不丁(很快)”就过去了。冬天过去,春天还没有感觉出来?这边就已经到了夏季;下半年的秋天没等体验到?就遭遇到了寒冷的冬季。有的地方夏天刚过,9月份,就开始降雪烧锅炉取暖了。
五一,十一,是辽宁省这个地方冬夏与夏冬季节交替的时候。五一前还身穿棉衣,过完五一,气温便迅速上升至30度左右;夏冬季也是这样,十一前还穿短袖衣服,过完十一,穿棉衣都感觉不到热。
黑龙江省的夏季更短,农谚里说:“夏至不拿棉”。就是说,到了6月下旬,夏至的气候早晚下地干活,手里才不拿棉衣了。不然,早晚下地还是很凉快的。立夏以后,水井里冬天结的冰还没有融化。所以,东北人住热炕的习惯不好改掉,保暖是第一位的,习惯吃烀的食物可能与气候、住火炕、烧大炕有关?
东北的民居建筑也有自己的特色,社会进步,国家工业化发展以后,很多地方在建筑形式和格调上,有逐步城市工业化的气息,采用了钢筋水泥的筑造方式,缺少了过去土生土长的原始自然元素,但还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东北关东情的味道。
辽宁省西部的葫芦岛市,有一座葫芦山庄,这里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东北农村的民居生活场景,并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我。
东北过去式的乡村建筑其实有多种形式,有大户人家的四合院;有普通人家简单的独门独院生活;有满族风情的院落式结构;也有干打垒式的小家小户。建筑材料有青砖青瓦悬梁木制屋顶的;有内石外泥柴门泥墙院落的;也有土屋围墙稻草屋顶结构的。总之,根据家庭不同的经济条件,建筑不同的房舍与院落结构。
东北乡村的民居建筑最大的特点,是要保暖;最大的优势,是就地取材。有山石的地方用石头建筑,没有石头的地方用泥土构筑,生产砖瓦的地方用砖瓦建筑。
四合院式的建筑,正面门、墙,三面房舍,统筹一座四合套院,此房冬暖夏凉。正面走进深宅大门,一套四合庭院矗立于眼前,正面是南北方向朝阳的正房,东西两侧各一厢房,或做库房,或做储物间,或者住人。
独门独户的人家,虽无大门,但庭院里也有柴门围墙。旧时,满族家庭的院落,围墙用泥土合着柴草搭建,房子背面是落地式烟囱,院子里矗立一根索罗杆。据介绍,索罗杆的意义是过年时专门供给乌鸦食物的圣具;也代表着满族人对天的敬仰,上敬天,下敬地,中间敬祖先。
当年,满清王朝的先祖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时候,在逃亡的路上,后面被明军的追兵追*。他逃到了一片植被地,实在跑不动了,就在里面睡着了。当明朝军队追到此地的时候,正好从这片地里飞出了一群乌鸦。乌鸦是食用腐质食物的飞禽,明军追兵认为,努尔哈赤肯定死在这里了,乌鸦刚从这里吃完努尔哈赤的尸肉。当追兵到达此地后,惊动了乌鸦,乌鸦才一边嚎叫着,一边离去。这样,明军追兵放弃了追*努尔哈赤的念头,回营禀报上司,努尔哈赤已死,被乌鸦蚕食。
乌鸦救了努尔哈赤的性命,才有了后来的大清江山。至此,为了怀念乌鸦的救命之恩,满族人每到元旦、新年*猪宰羊的时候,都要把猪下水、羊下水放到索罗杆的食具上,供奉乌鸦享用。
东北民房的院子里,有自留地,有看家护院的狗圈,有压水井,长年累月,吃地下水。其实,每家每户还有一个或数个柴草垛。过去,柴草垛也是有讲究的,谁家的柴草垛大、柴草垛多,谁家便是这里的大户,富裕户。在此地唱“主角”,说“上句”。老百姓对谁家有“过儿(不满意)”、“记仇”,就烧人家的柴草垛,原来烧柴草垛不算犯法,现在算犯法了。
走进东北人家,家里的装饰、陈设、摆设、物件儿等几乎没有太多的差别?好似是约定俗成的理念与习俗。进门是厨房,锅台、灶台、风箱、水缸、碗橱柜等;然后两侧是住人的房间,分为里外屋。
住人的房间有大、有小,一铺大炕;也有的房间是“对面炕”,屋子里有两铺炕。炕上铺着苞米杆皮编制的炕席,不管是谁?进屋脱鞋不脱鞋的?都可以上炕坐。
炕上热乎,这也是东北人招待外(客)人表示热情的礼节;炕的末端有炕琴柜,柜子上堆放着全家人睡觉的被褥枕头等,也叫被子垛;炕琴柜里藏着家财和好吃的嚼果(点心)之类的;炕上有一小炕桌,是放置烟笸箩(放烟叶)和吃饭的地方,炕上也有妇女做针线活和衲鞋底子装东西的小笸箩。
东北人早先吃饭是有规矩的,炕桌很小,一般分拨吃饭。饭做好了,先由家中的老人、干活儿挣钱的男人第一拨吃;他们吃完了,第二拨才是妇女和孩子们上桌吃饭;有的家庭妇女和孩子吃饭不让上炕,把饭桌搬到地上吃饭。现在这个风俗有的地方还存在,有的地方可能改掉了。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室内有八仙桌、太师椅、立柜、大木箱、洗脸盆架等家具。东北的家具木质大多是水曲柳和黄菠萝树木加工而成,这两种木材有花纹,做家具好看,材质硬,扛使用,不变形,也有红木家具。
八仙桌上放置着过去用竹皮编制外壳的暖水瓶,瓷盘茶具,烟具等;木箱子上摆放着老式钟表,青花瓷瓶,木制雕刻等,青花瓷瓶里插着清扫家具灰尘的鸡毛掸子;有的家庭墙上有字画和年画,有祖辈画像,有家人照片,有梳妆盒及镜子,有雕刻画板梅兰竹菊等。
在东北曾经流传着几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的农村家庭,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个或几个“烟笸箩”,就是装旱烟的盒子,不管谁来家里串门,也不管男女老少,进屋除了上炕、倒茶,就是把“烟笸箩”递过去,让来客吸旱烟,这是“客套”,接人待物的风俗及规矩。
因为东北的冬天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出太阳的时候略微暖和;夜晚寒气逼人,冷空气带来的低温把窗棂上的水汽冻成冰霜,白天阳光照射,窗户纸上的冰凌即可融化。如果窗户纸不贴在窗外,室内室外温差过大,结冰率过高,几天窗户纸就会损坏掉下来,所以,必须要把窗户纸贴在窗户外面。
养活孩子吊起来,是满族人的生活习俗。满族人的家庭,每家每户的房梁上都有一个小孩睡觉的吊床,把婴儿放在里面,摇啊摇,婴儿昏昏沉沉就在里面睡着了。后来,这种风俗也传给东北居住的汉族人家庭,“养活孩子吊起来”成为东北过去的习俗。
东北的庭院建筑,也有随家庭产业个性而建设的。像私塾馆,文雅而庄重;开店面的,门口都有小店铺房;买大碗茶的,有逍遥自在的茶座,也有在当院儿喝的。过去2分钱一大碗茶,现在涨到一大碗茶水10元钱,这就是时代变迁。
东北各地,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特别是交通要道之地,普遍有迎来送往的大车店。大车店的院子比较大,也比较宽敞,院里有牲口圈,能套车。有大间屋子的客房,有吃饭的圆桌和炕桌,有放置被褥的行李架。
走进大车店里,院子里的气味儿确实与众不同,自有大车店的诱人之处。这里有马粪味儿,马尿*味儿,大车店客房里飘出的炖酸菜白肉味儿,面香味儿。室内室外,里应外合,真的是五味杂陈一应俱全,独具一格。
闻到这浑浊不清的气味儿,又新鲜、又刺激、又兴奋,我疑惑不解地询问店老板:“这种气味儿很真实哎!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
大车店老板告诉我:“这味道是真实的!我们这里饲养大牲口,有骡子有马,白天都出去干活儿了,晚上回来。”不管味道如何?但场景是情真意切的,这便是大车店诱人和真切的地方。
东北的民居建筑有黑龙江地方特点的干打垒式,用土夯实房屋四周的围墙,房墙很厚,密不透风;房架不高,房顶是木制窜顶,然后铺上稻草;门窗不大,冬暖夏凉。
辽宁省的西部,有一种半圆弧形屋檐式住房。房架不高,房顶是弧形的,下雨不存水,还可以在屋顶晾晒粮食;什么样的房屋结构?这主要取决于各地的生活方式与习俗。
在东北,大部分还是尖顶的砖瓦房结构;还有一部分城镇里的商业用房和公共设施的房子是采用女儿墙式的;这样的房子看起来比较讲究,比较庄重,有点洋气,但也属于关东风情。
东北农村的劳动生产工具,过去比较原始。保留下来的传统农具,石器时代的比较多,说明东北文化比较古老。有石头碾子、石头磨盘、喂牲口、存水的石槽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的有木制独轮车,扁担,饸饹床子等;东北有使唤驴干活的习惯,把小毛驴蒙上眼睛,让它拉磨,做豆腐,研磨辣椒面,磨面等。
有人认为,东北的文化比较土,土的掉渣,关东人戏称“土”是“土老帽”、“山炮”“山杠子”。
为啥说东北文化比较土?关东文化主要来自于白山黑水这片热土上,来自于民间文化与习俗,来自于田间地头热炕梢的笑骂戏谑。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真的一点都不假。
东北文化就像二人转,表现于这片黑土地上。东北有与其它地方不相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漫长严寒的冬季,好的地方一半夏季,一半冬季;寒冷的地方8—9个月寒冷,3—4个月的绿色夏季。
一年两季比较明显的分季,五一和十一,五一前穿棉衣,过了五一就是夏装;十一前穿单薄的夏装,过完十一,就变天;有的地方9月份就下雪了。
所以,在东北农村,不种地冬闲的时间比较漫长,这半年干什么?天寒地冻,外面地里的活不能干,只能进行室内活动。打麻将,推牌九,唠闲嗑,扯老婆舌,听评书,看二人转,所以就形成、出现、传承了东北地域特色的关东文化。
很多外乡人听不懂东北的疙瘩话,什么“膊了盖”?“咯吱窝”?“秃露皮”?------;为了内外有别,东北还有一种山寨里的胡子文化。“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过去的“黑话”就这样出现了。
火车开出山海关便是东北地区 人们称的关东风情就是山海关以外
最能代表东北文化的表演戏剧是二人转
代表关东农村风情的墙上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