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举个生活场景来帮助你理解:
假设你看到猫爷在床上看书,在车站看书,甚至在厕所也在看书,那么你可能会得出结论:猫爷可能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在哪里都会在看书。
如此这般,从个别事件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这过程叫归纳推理。
再假设,你有天晚上打算跟猫爷去西餐厅约会,但已经听朋友说过了这人老爱迟到,所以你在约会前就开始猜测,这一次猫爷大概率也会迟到。
如此这般,从原来的结论,推广到某个别事件的过程,叫作演绎推理。
归纳与演绎,是两个互相联系的好朋友:归纳,特殊性是因,一般性是果;演绎,一般性是因,特殊性是果。
下面考考你:
谁最擅长归纳推理呢?
答案就是整天忙碌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
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控制变量的可重复试验,来归纳出一条又一条的普遍性规律。
再考考你:
谁最精通演绎推理呢?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私家侦探了。
他能够经常通过许多蛛丝马迹来演绎反推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
下面要讲到的逻辑链,其实是演绎推理中的其中一种。
最简单的,或者说最经典的逻辑链,应该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用我自己的话来翻译,三段论可以变成更简洁的一种表达式:
这就是我理解中逻辑链的极简形态。
假设 因果
(四)
逻辑链有什么用处呢?
我认为至少有三个:
第一,提高信息获取的质量
在朋友圈里的文章,除了新闻资讯类的不说,剩下大多数都是发表观点类的论述文,从房地产分析到国际局势判断,从社会热点到电影影评,内容方方面面。但本质上看,都逃不出逻辑链。
有逻辑链思维的读者,他一边阅读文章就会一边审慎地自问:
-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什么?(果)
- 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他有哪些证据支持?(因)
- 作者做出这个推理,隐含了哪些必要的前提?(假设)
你很可能会发现一个事实,大多文章都只是一味地给出结论,并没有同时给出明确充分的理由或证据,或者假设是有错误的。粗心的读者可能就会囫囵吞枣地接受了这类文章中那些经不起推敲的结论。这就是读死书的问题根源。
第二,提高思考的深度
通常,你会觉得什么样的人说话特别有深度呢?
是不是那种,他一说话,你就会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慨,甚至忍不住发出“Aha”的惊叹。
他们是怎么做到这种说话境界的呢?
答案非常简单,只是因为他们的逻辑链很长,比普通人都要长。
他们很擅长拓宽自己的逻辑链长度,最终可能已经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了。
逻辑链有两端,分别是因和果。
所以,逻辑链有两个方向,可以在因或果这两个方向上进行拓展。
(1)连问三个“为什么”
假设你明天回到公司,你向老板做工作汇报,说:老板,这个季度的总销售业绩环比下降了。
老板坐在电脑后,头也没抬,问你:为什么
你支支吾吾答不出,于是跑回去看数据表,然后又跑回来跟老板说:老板,虽然老客的销售额在略微上升,但是新客的销售额最近半年一直在下跌。
老板皱了皱眉,但还是没望你一眼,继续问:为什么新客在下跌
你挠挠头,又跑回去工位,翻出过去半年的资料。过了半天你又跑回去找老板,说:老板,最近半年我们在市场推广上的重心从视频广告转换到了社交媒体上了,而社交媒体中的用户,好像对我们的产品不感兴趣,使得新客人数下降了很多。
你老板开始有点微笑,饶有兴趣地抬起头,问:为什么他们对我们的产品不感兴趣呢?
这时候你早有准备,把用户画像和产品定位等等材料都拿出来,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答案。你的老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很好,你总算摸到了问题根源了。
这只是一个方便你理解的小故事。
实际上,你完全可以不需要老板的反复提醒,而是通过多次自问“为什么”来拓宽逻辑链的前端,直达问题的根源。
你的逻辑链将会变成这样:
(2)连问三个“所以呢”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通过不停自问“所以呢”来拓宽逻辑链的后端。
会下棋的人,他们常常每下一步棋,就会事先想好接下来几步该怎么走。
人生如棋。
我们也该多想想未来的路怎么走。
想当年,马云年轻时访问美国,亲眼目睹了互联网技术的兴起。
当时他心里肯定会问:“所以呢”。
然后自答:“互联网技术就是未来”
“所以呢”
“中国也将拥有像美国一样厉害的互联网公司”
“所以呢”
“我回国后,要顺应大势,创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的人生战略与企业战略,就是随着几个“所以呢”慢慢地构建起来了。
企业家、政治家,他们的逻辑链是长这样的:
总结一下:
通过拓展逻辑链的前端,探究原因,有助于理解问题根源;
通过拓展逻辑链的后端,思考结果,有助于提出行动方案。
逻辑链的长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深度;
一个人的思维深度,也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