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出自哪里,学以知到教以成德出自哪里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7 06:45:25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的篇章。

《学记》中国教育史,也是对世界教育史最大贡献还在于它首次提出长善救失臧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

《礼记》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三、四世纪,其作者不明,但据郭沫若的考证作者乐正克顾树森支持其说法,认为“《学记》是写作于战国后期而为乐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继承思孟一派的观点而从性善出发的,可能是孟轲弟子乐正克所作”。高时良也同意这种看法,原因:第一,乐正克是孟轲的得意门生,受孟轲思想熏陶较深。第二,乐正氏亦师承曾参,‘乐正子言吾闻诸曾子也’。第三,乐正本是学官,《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学官后裔论教育,有其家学渊源”。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荀子儒学派的作品。

原文:

​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是故”意为“因此”

简析:玉石的雕琢人的学习进行类比表达了以下几个含义:1. 强调成长需要磨砺就像玉石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一样,人也需要通过学习和经历来不断成长和进步。2. 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获取知识、明白道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素养。3. 自我提升和完善 :暗示人们需要主动学习,不断磨砺自己,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就。4. 教育的意义 :说明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以成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它也强调了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简析:它告诉我们,亲自体验了才知道东西的好用,深奥的道理得学习了才能领悟其妙。学了,我们才能发现哪里不足教了,我们才能感到哪里困惑知道不足就能反省,感到困惑就能努力提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简析:♬ 在古代,家庭里设有私塾,乡里设有学校叫,周朝叫,国家设立太学这些都是用来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场所,这句话告诉我们,古人很重视教育,通过设立不同级别的学校来传授知识和技能这句话描述了古代教育的阶段目标。阶级的教育才可以真正影响社会风俗,让远近的人们都心悦诚服,这就是“大学之道”的精髓了!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简析:§这段话讲的是古代大学教育的开篇要义。大概意思:大学开学时,要穿戴礼服祭祀先师表达尊师重道的精神。还有哦,学生入学要击鼓开箱认真学习老师时时观察适时引导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就是教育的七大原则了!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简析:㏘告诉我们,学习的基础很重要。就像弹琴前先学调弦,作诗前先学比喻,学礼前得懂各种场合的服饰。基础打好了,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所以,君子对于学习,是时刻用心、不断修炼的!

这句话说的是,学生们因为能够安心学习、亲近师长、喜欢学友并深信所学之道所以即便离开了老师和辅导他们也不会背离所学的道理呢!希望我们都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不断追求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简析:●这段话说的是,现在的教育者有时候只是一味灌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感受。这样反而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对老师产生厌恶。即使学生最终完成了学业也会很快忘记所学内容,所以,教育还是要注重方法,让学生能够愉快学习、全面发展呢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简析:♦这句话说的是大学教育的法则有四点:预防问题叫豫抓住教育时机叫时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是叫孙,还有同学们互相学习进步(取长补短)是叫摩。做到这四点,教育就能兴旺发展!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简析:♣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和学习的六大忌讳。也告诉我们教育和学习都有它们的关键点,如果问题发生后再去禁止,那就会很困难错过最佳学习时机,再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学习不循序渐进只会更混乱独自学习没朋友交流见识就会受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事例:独学而无友,真的容易孤陋寡闻呢!有了朋友的陪伴和交流,学习会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如果有个学伴一起探讨问题,分享心得,是不是就能更快地成长,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学习路上,有朋友相伴,不孤单,还能见识更广!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简析:◐君子要明白教育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这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君子教育学生时,引导学生而不牵着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鼓励学生而不压抑,学习才会感到容易;启发学生而不直接给答案,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哦。和易以思,这就是善于教育引导学生的真谛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简析:ஐ有的学习者贪多,有的又学得太少,有的学得太过轻易,还有的则容易半途而废。这四个问题,每个人的心态都不同,所以教者要先了解他们的内心,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发挥长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简析:善歌者让人传唱其歌声,善教者则让人继承其志向。善教者的话,简约而明达,含蓄而精妙,比喻不多却足够让人明白,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继承老师的志向,一直向前进步!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简析:㉿这段话突出了老师在培养和引导学生方面的关键作用。 这句话传达了以下几个要点:1. 了解学问的全面性 :强调对学问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2. 博喻的能力 :能够广泛地进行比喻和阐释。3. 老师的职责和地位 :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4. 选择老师的重要性 :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它反映了古代对于教育和师道的重视,以及对老师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高度评价。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简析:㏇这段话很有道理!凡是为学之道,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学问才会受重视,学问受重视了,人们才会懂得敬重学业。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尊师重道!这样,我们的学业才能更上一层楼注: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简析:这段表述的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学习和问答的道理1. 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对比 强调了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高效地吸收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而不善于学习的人可能会浪费老师的努力,并且容易抱怨。2. 善问者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提问应该从易到难,逐步解决问题。3. 善待问者的特点 :以撞钟为喻,说明回答问题应该根据问题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给予适当的回应。4. 强调进学之道 指出(了)这些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这段话旨在提醒人们注重学习方法和问答技巧,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增进学问。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简析:这段话强调了以下几点:1. 记问之学的局限性 :仅靠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足以成为优秀的老师。2. 注重倾听和回应学生的问题 :老师应该倾听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答。3. 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 :对于无法提问的学生,可以直接讲授。4. 懂得适时放弃 :如果讲授后学生仍不理解,可以暂时放弃,避免过度强求。 它反映了教育中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强调了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简析:这段话是在告诉我们,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会把冶炼金属的技术用到做皮革制品上;好的

弓匠的儿子,会把制弓的技艺应用到制作簸箕上。学习就是要这样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句话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1. 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就像冶匠和弓匠的孩子从基础技能学起。2. 循序渐进 :学习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步提高。3. 初始阶段的困难 :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或采用不同的方法。4. 观察与启示 :君子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得到关于学习的启示和激励。 它鼓励人们注重实践,从基础做起,逐步提升能力,并且从周围的事物中汲取学习的动力和启示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简析:这段话非常有深度的告诉我们,古代的学者善于通过比较事物来归类,就像鼓声虽然不属于五声,但五声没有鼓声就不和谐;水虽然不属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就不鲜明。学习也是如此,它能让我们的五官更加敏锐、也会更加明智!

分析段意有几个观点:1. 事物间相互关联 :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关系。2. 各部分的重要性 :每个部分都在整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 学习的作用 :学习对于五官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4. 老师的重要性 :老师在五服关系中的重要性,能增进人之间的亲密关系。5. 通过类比推理 :展示了古代学者的思维方式。 它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每个部分的作用,以及学习和老师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简析:它告诉我们,有大德行的人不限于担任具体官职,真正的大学问不局限于某种知识技能,真正的诚信不必靠契约约束,伟大的时代各种人事纷纭不一。明白这四点,你就可以立下学习的志向!这就是务本的重要性

1. 强调道德、道理、信义和时机的重要性 :大德、大道、大信和大时都具有超越具体局限的特点。2. 学习的目标 :有志于学习的人应该追求这些更高层次的品质和能力。3. 做事要抓住根本 :以三王祭川为先河后海为例,说明要抓住事物的根本。4. 重视根源和基础 :强调源和委的关系,即要关注事物的起源和基础。 它鼓励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高尚的品德、掌握普遍的道理、坚守诚信,并善于把握时机,同时要懂得抓住事物的根本和源头。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出自哪里,学以知到教以成德出自哪里(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