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小故事,延安精神的故事1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8 09:14:29

“挨骂”之后

【故事】

延安精神小故事,延安精神的故事10字(1)

1941年6月3日,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突然风雨大作,一个响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当天,延安一位农民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

噩耗传开后,人们一时议论纷纷。这位失去驴子的农民也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

中央保卫部门的人听说后,认为这是一个反革命事件,很快就逮捕了这个“竟敢如此咒骂*”的农民,打算进行追查,并公开处理。

*知道此事后,立即阻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他说:“群众发牢*,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在延安还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并要求保卫部门立即把这个农民送回家。

从民怨骂声中,*进行了深刻反思,举一反三查找问题。通过深入调查,他发现确实公粮征得太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下决心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工作。1941年11月18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在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带头行动,先后进行了3次精简,在减轻人民负担、减少消费支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感言】

*“挨骂”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从自身查找问题,而不是从群众身上找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现,也是一种优秀的工作作风。在党群干群关系需要改进的今天,*的这种作风,对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在群众的骂声中,举一反三,深入调查,掌握情况,体现了共产党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作风与学风。


“最高原则”

【故事】

延安精神小故事,延安精神的故事10字(2)

抗战初期,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来到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新党员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各不相同,目的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导致党内存在着诸多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自身的修养和锻炼,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刘少奇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和修养非常重视。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为争待遇、争个人荣誉而纠缠不休的人。刘少奇满怀感触地说,所谓大公无私、秉公、奉公等等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不要把个人的利益掺杂进去,不要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摆在第一位。

带着对加强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思考,刘少奇夜以继日地学习和写作,在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提纲和部分初稿。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就加强党员修养问题作专题辅导报告,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品质、组织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修养问题。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写道:“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刘少奇用这一“最高原则”去教育别人,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

【感言】

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终身必修课。“最高原则”是每名党员的修养方向和自觉行动。今天,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温刘少奇的这篇著作,有助于我们不断锤炼党性、提高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用”大衣

【故事】

延安精神小故事,延安精神的故事10字(3)

*的“三用”大衣

这件翻领、有腰带可系结的深褐色皮大衣静静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它的主人是*。这件制作精良的大衣,在革命战争年代,功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避寒与美观,被称为“三用”大衣,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0年,*将这件皮大衣从苏联带回,在延安时期一直随身携带,时常穿着。1946年,*就是穿着这件皮大衣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见证了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1947年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途中,*夏天把大衣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将大衣作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色”来御寒,“三用”大衣之名由此得来。

1949年“进京赶考”后,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征战南北的任务,*先把它送给邓颖超穿到1956年,后又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64年8月5日,这件跟随*24年的皮大衣终于完成使命,赠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这件“三用”大衣,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感言】

*的“三用”大衣,体现了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今天,这种优良传统不能忘、不能丢。**在给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中指出:“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体现了党中央狠刹铺张浪费之风的坚定决心,有助于党内勤俭节约作风的继承与发扬。


“伤痕累累”的毛毯

【故事】

延安精神小故事,延安精神的故事10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